撇点教学设计 【学科】:书法 【版本】:北师大2011课标版 【年级】:三年级下册 【课题】:撇点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熟练掌握撇点的书写及其撇点在汉字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字、讲解、示范等方法让学生逐渐加深知识点的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感: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书法独特的魅力。 【教学重点】:1.撇点在行笔过程中的轻
第7课 撇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7课,撇点》教学设计,北师大,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下书法第5课 提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掌握欧体“提”画的基本写法; 2、初步临摹带“提”画的欧体字( “物、如” ),抓住特点,把字写美;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读贴、临写欧体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欧体“提”画的基本写法;初步临摹带“提”画的欧体字( “物、如” ),抓住特点,把字写美。 三、教学难点:写好欧体字中的“提”画。培养学生
第5课 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书法《第5课,提》教学设计,北师大,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
西泠印社出版社 三年级下册 第4课 集字临摹(一) 教材分析:集字临摹练习(一)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板块包括了“集字解读”、“章法分析”、“作品展示”、“写法指导”和“课外拓展”五个部分,要求学生临写作品“墨香”。 1、 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书法,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笔方法,通过集字临摹练习,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认识书法作品的章法,及不同形式书法作品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4集字临摹练习一,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临摹,练习
第9课 斜钩和卧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斜钩和卧钩,能分辨斜钩和卧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和尝试练习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氏、我、式、志”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 1. 教材编写分析 斜钩和卧钩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9斜钩和卧钩,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竖钩和弯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分辨竖钩和弯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书写要领。使学生认识竖钩和弯钩.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老师示范书写、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来、手”两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培养学生书法爱好和勤奋创新精神,使其上完本课还有拿笔写书法的冲动。 教材分析: 1. 教材编写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二单元的第七课,本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7竖钩和弯钩,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课题 16集字临摹练习(四) 教材简析 集字临摹练习四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本课板块包括了“集字解读、临习指导、作品展示、书写要点和课外拓展”五部分,要求学生临写作品“有容乃大”。 教学目标 1. 了解横幅和团扇这两种幅式的章法。 2. 临写集字作品“有容乃大”,把“有容乃大”四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 3. 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6集字临摹练习四,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6,临摹,练习
第五课 横折折撇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横折折撇这种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2.学习书写带此笔画的汉字“建、庭、及、道”。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良好规范的书写习惯,在习字中渗透审美教育。4.通过千字文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横折折撇这种笔画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含此笔画汉字的书写。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组织课堂,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5横折折撇,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横折折撇
竖弯钩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三年级整个一学年,学生主要要掌握的内容是欧体楷书的基本笔画。学生在上学期每周一次的写字正课上已系统学习了横、竖、撇、捺、点、横折、竖折、竖钩、斜钩等九种基本笔画的写法。随着临摹的不断增加,竖弯钩这个笔画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其书写要领和技巧,写好这个笔画,进而写好带有“乚”笔画的字。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实施后,对小学低年级写字教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0竖弯钩,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0,竖弯钩
第十四课 横折弯钩 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折弯钩,能分辨横折弯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乙、凡、气、珮”四个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材分析 1. 教材编写分析 横折弯钩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横折弯钩是一个复合笔画。本课包括“ 看一看、练一练、”两个部分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4横折弯钩,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4,折弯
横折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横折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主要是通过看、练、分析,让学生认识横折,书写横折,并通过临摹更有效地掌握横折的写法。 三年级的孩子写软笔字的时间还很短,部分学生的坐姿与执笔姿势都不规范,这就影响了书写效果,所以课堂上正确规范书写姿势非常重要,同时孩子们对笔画与字形的分析还需具体引导,还应重点培养孩子们的欣赏与评价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教学目标】 1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3横折,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横折
第8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基本笔画的写法,感受体验传统书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书写方式,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在观察、分析、实践、反思的过程中,体会“师”“造”“化”的笔画与结构特点,临摹好这三个字。 3.了解书法作品的章法要领,在临摹的基础上,完成集字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 4.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巩固良好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8集字临摹练习二,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临摹,练习
第11课 横折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两种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通过观看范字书写示范,尝试练习并写好“用、身、内、力”四个例字,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3.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感受书法的魅力。讲解小故事,培养学生坚持练字的习惯。 教学分析: 横折钩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要求学校通过学习和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1横折钩,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1,横折钩
撇折和撇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撇折和撇点,能分辨这两个笔画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教师示范、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渐学会书写“至、去、女、如”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重点: 掌握撇折和撇点的书写。 教学难点: 在书写中注意字形不同,撇折和撇点的角度变化有所不同。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毛
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撇折和撇点,西泠印社版,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书法幅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书法幅式的概念,认识书法幅式的种类及特点,知道不同书法幅式的书写方法。 2、学习用对联幅式创作“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作品。 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幅式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作品内容选择合适的幅式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毛毡垫、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图片、对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多种
第8课 书法幅式,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书法《第8课,书法幅式》教案,西泠印社版,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第十一课 走部 车(車)部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走”部的笔顺、笔法,掌握正确的书写。 2、 运用对比、书空、看视频、临写、评价等方法,掌握“走”部书写方法,学会和其他部件的组合方法,写好“越”“赵”2个例字. 3、 感受书法的魅力,养成读帖习惯,提高书写能力,产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走”部的变化,指导写好“越”和“赵”。 难点
第十一课 走部车車部,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书法《第十一课,走部车車部》教案,青岛,年级,下册,书法,第十一,走部车,教案
第三课 矢部 立部 一、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书写矢部和立部和相关的字。书写时注意矢部做左偏旁时整体写的比较小,立部整体不要写大,位置左上。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 3、 体会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书写中国汉字的乐趣。了解书法家故事。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这两个偏旁在字例中的合理搭配。 三、教学难点:把“矢部”和“立部”的点画和形态写准确。 四、教具准
第三课 矢部立旁,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书法《第三课,矢部立旁》教案,青岛,年级,下册,书法,第三,矢部立旁,教案
主 讲 备 课 教 案 授课题目 5.戈部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习掌握戈部的写法及相关例字,书写时注意斜钩的长度与弧度 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掌握戈部及例字的书写特点,并能熟练书写) 情感 体会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书写中国汉字的乐趣。了解书法家故事。 重点 难点 重点学习“戈”部的写法及例字的书写训练。 难点把握戈部中斜钩的长度弧度及布局位置。 教法与 学
第五课 戈部,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书法《第五课,戈部》教案,青岛,年级,下册,书法,第五,戈部,教案
8.纟(糹、糸) 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纟(糹、糸)”部及“经”、“编”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欧体楷书“纟(糹、糸)”部做左偏旁时的形态特征,掌握其正确的书写步骤及部件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练习实践等过程掌握“经”、“编”例字的字形特点及书写要领。 (三)通过“名作欣赏”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第八课 纟糹、糸部,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书法《第八课,纟糹、糸部》教案,青岛,年级,下册,书法,第八,教案
第二课 田部 罒部 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五年级下册5至8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田做偏旁和罒做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草田部和四部的写法。 难点 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 1、 复习写字姿势: 写字之时身坐稳,肩平背直头摆正。胸离桌沿要一拳,眼
第二课 田部罒部,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书法《第二课,田部罒部》教案,青岛,年级,下册,书法,第二,田部罒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