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第二课,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并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主要研究,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主要有三个
认识气温计,教科版三上,科学,认识,气温,教学,设计
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在教科书上共3页,分为3个版块,教科书第2页,聚焦版块,展示了幅占据一整个页面的水,聚焦部分的问题是,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指明了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研究水的其他形态,教科书第3,4
水到哪里去了,教科版三上,科学,哪里,教学,设计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继续承接上一课的研究问题,在感受了空气有多重,知道空气有质量的基础上,提出,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这一更为复杂的研究问题,需要学生先确认一袋空气的体积,然后再分步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应用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科版三上,科学,一袋,空气,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
风的成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科学概念,知道空气的冷热变化导致空气流动是自然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形成风的一些方法,本课探究风的成因是对上一课探究空气遇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学习活动的
风的成因,教科版三上,科学,成因,教学,设计
压缩空气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可以广泛认同,空气和石块,水等一样,是一种物质,在此认知基础上,本课以及此后的学习内容要对空气的物质属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科学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
1.10压缩空气,教科版三上,科学,1.10,压缩空气,教学,设计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3课,教材用冬天水面的冰,屋檐下的冰等场景引入,唤起学生,温度低时,水会结冰,已有认知,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水结冰后的变化,从而开展一系列,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的活动,本
1.3水结冰了,教科版三上,科学,1.3,结冰,教学,设计
加快溶解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水单元第6课的内容,本课在聚焦部分提出问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呢,直接表明了本节课的探究主题,探究部分先说一说,之后又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是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第二个是探索搅拌与溶解
1.6加快溶解,教科版三上,科学,1.6,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水单元的最后一课,隶属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物质科学领域,指向,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这一科学概念,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水有三态变化,也初步建立起了,物质
1.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科版三上,科学,1.8,它们,发生,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混合与分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水单元第7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和加快溶解两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增加和减少水分,盐的水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聚焦部分明确学习任务,食盐洒落在沙里了,怎样把它们分离呢,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1.7混合与分离,教科版三上,科学,1.7,混合,分离,教学,设计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从空气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地球是动植物和人类的家园,通过本课开展的调查,交流,学习活动,学生能从更多维度,更深入地了解空气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本课也是对本单元
1.14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科版三上,科学,1.14,空气,我们,生活,教学,设计
观测风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风速和风向用来描述风的基本特征,聚焦部分以今天的风的观察与交流为基础,聚焦问题,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呢,将感性的观察提升到理性的思考,风向与风速怎么测得的,探索部分简单介绍了利
1.18观测风,教科版三上,科学,1.18,观测,教学,设计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通过上节课的感性观察,学生已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特别是大塑料袋的活动使学生明白通过一定的方法,我们也能感受到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空气是否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占据空间呢,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一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科版三上,科学,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测量气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学生用气温计测量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本课聚焦部分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明确了这节课的主题是测量气温,第二个问题明确了测量获得气温数据后还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第三个问题明确了要
1.17测量气温,教科版三上,科学,1.17,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5课,教材用,水能溶解食盐和红糖,的话题引入,唤起学生已有认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物质能否在水中一直溶解下去,从而开展探索活动,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
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科版三上,科学,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天津市津南区何庄子联合小学朱亚敬,教材简析,本课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用水洗手
1.1水到哪里去了,教科版三上,科学,1.1,哪里,教学,设计
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天气单元的第2课认识气温计,在第1课了解天气的几个常见要素的基础上,具体地对天气要素气温进行研究,本课重点解决气温计的正确读数与使用,聚焦部分以,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呢,引发学生对气温测量工具的关注,探索部分安
1.16认识气温计,教科版三上,科学,1.16,认识,气温,教学,设计
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五课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本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的升降现象,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热气球以及
1.12我们来做“热气球,教科版三上,科学,1.12,我们,热气球,教学,设计
空气有质量吗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空气中,但学生很少能直接感受到空气的质量,学生根据飘在空中的气球,或者可以上升的氢气球,可能会认为空气没有质量或者无法判断,上节课探讨了空气与水的异同,很多学生会提到两者的质量不一样,或者说空
1.11空气有质量吗,教科版三上,科学,1.11,空气,质量,教学,设计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4课,教科书从冰融化的场景引入,唤起学生已有认知,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冰的融化,从而开展观察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的活动,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
1.4冰融化了,教科版三上,科学,1.4,融化,教学,设计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的第1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指向,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这些科学概念,天气单元共
1.15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三上,科学,1.15,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水沸腾了教学设计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小学刘晓旭,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水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水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三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水沸腾过程中水量的变化,水沸腾时的温
1.2水沸腾了,教科版三上,科学,1.2,沸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