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思路分析】 本节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相对简单,学生已有感性认识,因此采取阅读、观察的方法进行自学,自学完后展示学习效果。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的各器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准备分角色扮演,准备好后进行展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学生的印象。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每个器官我设计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苏教版七下,生物,10.3,人体,外界,环境,气体,交换,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第4单元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3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一、教材分析:这节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如布置学生分组设计适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谱,调查南京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这节内容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巧妙引导,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增加生活经验,在愉悦体验中锻炼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苏教版七下,生物,9.3,膳食,指南,食品安全,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实际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本节内容的相关的具体要求为学生能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并关注食品安全;标准多层面、多角度地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突出了学会健康地生活这一教学目标,这也是本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苏教版七下,生物,9.3,膳食,指南,食品安全,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1、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课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的分析,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说出小肠的结构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 培养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饮食观。 2、 教学重点: 1、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2、 描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 3、 教学难点: 小肠的结构特点 4、 教法、学法: 综合运用学案指导、问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苏教版七下,生物,9.2,人体,消化,吸收,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血管 【教学思路】 1.1 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目标,1 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此,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微课翻转课堂,课前观看“血管的种类”微课
人体的血液循环,苏教版七下,生物,10.2,人体,血液循环,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课型:新授 课题: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学习目标: 1.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中学生食谱。 2.关注食品安全及购买食品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学习重点: 1. 营养合理的中学生食谱,适合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少年的特点。 2. 关注食品安全及购买食品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怎样的建议? 2.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膳食应怎样? 3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苏教版七下,生物,9.3,膳食,指南,食品安全,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 2、说
人体的血液循环,苏教版七下,生物,10.2,人体,血液循环,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lt;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能力目标: 亲自动手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体的营养健康。 二、教学重点: 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教学难点: “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一 探究活动。 四、教学方法:实验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面粉、花生种子、小麦种子、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苏教版七下,生物,9.1,人体,需要,主要,营养物质,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承接前面人体的血液循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为下节人体能量的供给奠定基础。 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本节课中,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人体的血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苏教版七下,生物,10.4,人体内,气体,交换,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 师生随着音乐的音律共同感受心脏的跳动,让学生分析心脏跳动的动力是什么,倒入心脏结构的学习。在观察心脏结构的实验中,指导学生分组、分布,通过不同方法来认识心脏、识别其部分结构: (1) 通过手捏来感受心脏壁的厚薄,解剖心脏后,区别不同腔室的名称,并贴上标签,得出结论。 结论: 同侧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两侧不通。 (2) 结合所学的不同腔室的特点,尝试填表作答与其相连的血管名
人体的血液循环,苏教版七下,生物,10.2,人体,血液循环,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人体概述 教学设计 课题 人体概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 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并说出各系统的功能。 2.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认同人体是由各系统组成的统一体。 4.关注人体的健康,热爱生命,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人体概述,苏教版七下,生物,8.3,人体,概述,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举例说明哪些是有机物哪些是无机物? 2.学会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鉴定 二、教学重点 食物中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鉴定 3、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实验原理 淀粉的鉴定:碘酒是一种常用药品,它是一种棕色液体。淀粉是一种糖类。它有一个特性,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因此,我们常用碘酒来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 蛋白质
人体概述,苏教版七下,生物,8.3,人体,概述,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人体概述 教学设计 课题 人体概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情感) 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并说出各系统的功能。 2.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认同人体是由各系统组成的统一体。 4.关注人体的健康,热爱生命,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人体概述,苏教版七下,生物,8.3,人体,概述,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实验教学说课设计 说课题目 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年级及学科 七年级生物 实验创新点或实验不足与改进 实验创新点:骨的脱钙实验所需时间长,因此在做骨的燃烧实验前便将鱼肋骨浸泡于盐酸中,节约实验时间。 实验不足:学生自主探究、自学能力不强,合作学习效率不高;部分学生实验时课堂纪律差,自觉性弱。 改进: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制定相应的规则,具体的讨论细则,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实验
人体概述,苏教版七下,生物,8.3,人体,概述,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一)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
人体概述,苏教版七下,生物,8.3,人体,概述,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人体概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人体是一个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的整体。通过前面“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和“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两节的学习,学生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中继续简要讲述了人体是由各种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器官和系统组成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人体的认识有了清晰的整体了解,为
人体概述,苏教版七下,生物,8.3,人体,概述,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研 究 课 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 人体概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骨骼的成分与骨特性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 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人体的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骨骼的成分与骨特性之
人体概述,苏教版七下,生物,8.3,人体,概述,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研 究 课 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 人体概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骨骼的成分与骨特性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 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人体的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骨骼的成分与骨特性之
人体概述,苏教版七下,生物,8.3,人体,概述,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电子版全册电子教参,新人,初中,生物学,年级,下册,教师,电子版,电子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电子版全册电子教参,新人,初中,生物学,年级,下册,教师,电子版,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