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快与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5.能应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6.能根据给定的信息计算平均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感受速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应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速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三节,教案,教学,反思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密度公式=,能利用它来正确计算物体的密度,并通过查密度表确认物质. 2.能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和/,间接求出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典型的例题或练习,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密度,知识,应用,教案,教学,反思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教学,反思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本章介绍运动世界里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动与静、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快慢、速度及平均速度的计算和测量 本章共有4节: 1.第一节“动与静”,介绍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讲述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第一节,动与静,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节,教案,教学,反思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耳听到声的频率范围. 2.知道超声的特点及超声技术在生产、生活、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 3.知道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人与动物不同的听觉范围,初步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超声的利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三节,超声,教案,教学,反思
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知道人耳的结构,知道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4.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超声的特点及应用,知道次声的危害. 【教学方法】 1.运用比较法:区别音调、响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乐音和噪声;区别超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复习和总结,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总结,教案,教学,反思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及其产生的非凡神奇.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二、过程与方法 对人类积累知识,探究科学的过程进行感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2.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教学难点】知道科学探究的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三节,巨人,肩膀,教案,教学,反思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1课时 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不同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研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第1课时,透镜,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教案,教学,反思
本章复习链接: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认识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4.会从自然和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提出问题,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方法】 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会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2.引导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及例题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复习和总结,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总结,教案,教学,反思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 2.学会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 3.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亲身经历观察变速运动的物理过程,能够发现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案. 2.会探究速度的变化,会将物体运动经历的时间和路程分为若干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物理实验,认识到要想做好一个实验必须有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科学,探究,速度,变化,教案,教学,反思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2课时 摩擦力的改变及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加、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体会摩擦力的利与弊 2.从生活实例中归纳出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6章第5节第2课时,摩擦力的改变及应用,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摩擦力,改变,应用,教案,教学,反思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通过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6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三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反思
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学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2.认识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认识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施力物体,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 4.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掌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归纳法:整合本章知识点之间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6章复习和总结,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总结,教案,教学,反思
第三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或从其它介质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 3.会画光的折射光路图. 4.了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设计实验过程及实验记录表格,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学会进行光学实验的方法. 2.通过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中归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三节,光的折射,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三节,折射,教案,教学,反思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知道怎样测量小于天平感量的细小物体的质量. 3.能区分量筒和量杯,会正确的使用量筒和量杯. 二、过程与方法 1.会阅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的调节、使用托盘天平,并养成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2.在使用精密仪器时,养成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习,使用,天平,量筒,教案,教学,反思
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学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6.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7.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9.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教学方法】 1.观察法:观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复习和总结,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总结,教案,教学,反思
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4.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方法】 1.观察法:观察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及其作用,观察天平和量筒的最大量程和最小量程. 2.实验法: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复习和总结,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总结,教案,教学,反思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2课时 生活中常用的几种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6节第2课时,生活中常用的几种透镜,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生活,常用,透镜,教案,教学,反思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获奖公开课视频+课件ppt+教案(全册)课程总容量:8.31G课程内容:课堂实录视频(每课大约40分钟)+教案+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十一,公开,公然,视频,教案,课件,打包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获奖公开课视频+课件ppt+教案(全册)课程总容量:7.67G课程内容:课堂实录视频(每课大约40分钟)+教案+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开课,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一师一优课
生活在水中的鱼受到水的压强,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8.3空气的“力量”,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坚实的土地,养育、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
空气的力量,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空气,力量,气力,课件,老师,安徽,市级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