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66人,六班35人,六班
北京,改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支配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比”第4856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比的意义 1.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 3.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化简比:化简时,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可以同时除以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第1课时分 数 乘 法 知识板块 要点梳理 具体内容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计算方法: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小数乘分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小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小数的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9单元第1课时,分数乘法,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课时,分数,乘法
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07111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图形中隐含 着数的规律 数形结合,从不同角度寻找规律,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 用图形解释 原理与事实 数与形的比照,从不同角度探索规律,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 复习目标 1.在活动中对数与形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从而体会数与形间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观察图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第7课时确定起跑线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8081页的内容。 内容简析 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教材设计这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第7课时,确定起跑线,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课时,确定,起跑线
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材第96106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认识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种统计图对比 反映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反映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反映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圆”第5781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圆的认识 r=d2,d=2r,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的周长 C=d,C=2r 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S=r2。 2.圆环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3.圆与内接正方形、外切正方形之间面积的计算。 扇形的认识 1.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材第1927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根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 根据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其中一个点为参照点,描述另一个点在参照点的什么方向上,距离参照点多远。 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 在图上标出点应先确定方向,再表示距离。同时,要注意量出角的度数,以及用图上1 cm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第2847页。 知识梳理 重点知识 倒数的认识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的倒数,把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混合运算 1.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6课时扇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75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 教材结合图示,揭示了“弧”“扇形”“圆心角”等术语的含义。扇形就是弧和圆心角所组成的图形。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紧密相关,也与所在圆的半径大小有关。教材上还列出了两类特殊的扇形:半圆为弧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180,14圆为弧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90。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第6课时,扇形,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课时
第5课时扇形统计图 知识板块 要点梳理 具体内容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从统计图中 获取信息 要从统计图的横向、纵向全面对比,综合观察,联系实际解读出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并能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判断。 教材知识荟 【知识点一】绘制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9单元第5课时,扇形统计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课时,扇形,统计图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教材第8295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又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读作“百分之”。 百分数和小数、 分数的互化 1.小数改写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第218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分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 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计算。 一个数乘分数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小数 计算方法: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相乘(在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相乘。当小数与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3课时节约用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105106页“节约用水”相关内容。 内容简析 节约用水是本册教材的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是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并要学生付诸行动。根据这样的目标,放手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对水资源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明白了节约用水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第3课时,节约用水,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共219页)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2页例1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 例1在“分蛋糕”的具体情景中,引导学生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是多少,从而理解这与求几个相同整数相加之和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9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总25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1.分数乘法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2.位置与方向(二)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除法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4.六年级数学上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圆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6.百分数(一)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7.扇形统计图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8.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54
一数 与 代 数 一、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正、负数的认识 1.自然数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小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清单
,,,第 3 课时 正 比 例,第 三 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旧知,观察有哪些量?写出等量关系式?,1、小刚2小时行了240千米。,问题:平均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有“时间”和“路程”两个量,叫已知量。,怎么计算:,240 2 =120(千米),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复习旧知,观察有哪些量?写出等量关系式?,2、输入360个字用了4分钟。,问题: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有“工作总量”和“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第3课时,正比例,课件,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课时
,,,第 3 课时 圆 锥,第 二 单元 圆柱和圆锥,情境导入,,,男孩拿的是什么图形?,情境导入,仔细观察图画,,,,上面的图形都是圆锥。,帽子,铅锤,谷堆,探究新知,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探究新知,试一试:指出下面图中的圆锥。,,,圆锥,圆锥,探究新知,探究新知,(1)把实心圆锥没入水中后,水位上升了( )cm。,(2)把实心圆圆柱没入水中后,水位上升了( )cm。,2,6,探究新知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第3课时,圆锥,课件,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