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阶段性考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认真读题用心填写。(每空1分,共35分)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第()位是十万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十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2.3670800400读作(),它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学校:班级:姓名:2022年[ Tag ]
92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重点,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什么,3如果把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等号改为不等号
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一知识梳理1,如图,在RtABC中,共有六个元素,三条边,三个角,其中C,90,1,三边之间的关系,2,锐角之间的关系,A,B,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cosA,tanA,2,特殊角的三角函
几何图形大综合专题复习,类比,拓展探究,一,复习目标1能够运用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解决复杂的图形问题,2掌握全等,相似型的类比,拓展,探究题的解决方法,并能用此方法解决3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化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在
2023年中考数学复习,圆的专题讲解,考点分析,一证切线常用的方法类型一,直线与圆有交点,连半径,证垂直,一,借助角度转换证垂直,二,利用平行证垂直,三,利用全等证垂直,四,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垂直类型二,直线与圆无已知交点,作垂直,证半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 61 页的例 2,相对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四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余数”。 【教学难点】 结合情况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先摆小棒
有余数的除法 1.借助“喊数抱团”游戏,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只有七八岁,孩子们天性爱玩,喜欢活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从学生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认识年、月、日。 (二)教材第六单元70-71页、例1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等相关知识。 (二)通过探究年月日相关知识,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重点难点 (一)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P38“比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2、 了解比例和比的区别。 3、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目标认同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
比例的意义教学案 教学分析: 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以及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等得基础上安排的,属于概念教学,是以后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及运用的基础。教材首先提供了含有国旗的三个情境图,由写比求比值引入,让学生观察两个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它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出其他多边形的有关性质。可以说,三角形的特性学习,是为探究其他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动手画、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2、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背景分析 本课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认识图形方面的内容。本节课立足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几何性质来认识三角形,体会学习不同图形方法的共通之处,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五单元认识三角形。 教材分析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
学校: 班级: 姓名: 2022年春季四年级期中测试数学试题 (时限: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认真填空。(32分) 1、在计算(20003647)44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9.3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阶段性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认真读题,用心填写。(每空1分,共35分) 1.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第( )位是十万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第十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2. 3670800400读作( ),它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鸽巢问题 例3,,鸽巢 原理一 只要放的物体比鸽巢的 数量多1,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入2个物体。 鸽巢 原理二 把 a个物体放进n个鸽巢里,如果an=b c(不等于零),那么一定 有一个鸽巢至少可以放 :b+1个物体。,一、复习导入,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篮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我们从最不利的情况 去考虑:,假设我们每种颜色的
有余数的除法,游戏:听数抱团,,3,,,3,6,18个小朋友,,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7,18个小朋友,,每7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7,19个小朋友,,每7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07 = 2(组), 6(个),,,,217 = 3(组),,,,227 = 3(组), 1(个),20个,21个,22个,如果继续这样分下去,每7个分一组,1,2,3,4,5,6,1,2,3
六年级数学试卷第1页(共4页) 20212022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考 试六年级数学试题卷考生注意:1本套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限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考号和姓名,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3判断题和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指定的位置涂填,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其它题型必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