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5.2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速度定义和单位; 3.掌握测量速度基本方法; 4.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和学生探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2速度,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2,速度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不在于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3节 平面镜 教学目标确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平面镜,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平面镜
第五节 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2)了解反射定律,知道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对探究活动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2)培养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5光的反射,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5,反射
执教者: 班级: 课题: 光的直线传播 授课内容: 授课时间: 总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3.会解释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的成因。 4.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学习重点:理解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习难点:会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教、学具准备:ppt、激光笔、水、透明皂、蚊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直线,传播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实验,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4升华和凝华,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4,升华,凝华
2.6第二单元检测 第16次 一、填空。 1、角的大小与( )有关。与( )无关。 2、 我们学过的角有( )、( )、( )、( )和( )。3、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度,是( )角。 4、 钟面上(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5、 一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6、 已知12125, 235,那么1( )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6,第二,单元,检测
第七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16分) 1.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110米,还可以写成()米。 3分米是310米,还可以写成()米。 3.0.4是由()个0.1组成的。 1.2是由()个0.1组成的。 4.3.5+()=8.8()+0.6=1 ()+14=3457-()=37 ()-4.6=3.2()-3.6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检测,答案
第九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30分) 1.下面是育英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统计表(统计时每人只能选一种节目)。(18分) 育英学校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统计表 小学 栏目 新闻节目 体育节目 电视剧 男生/人 80 90 120 女生/人 120 150 170 中学 栏目 新闻节目 体育节目 电视剧 男生/人 90 160 150 女生/人 160 2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检测,答案
第五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26分) 1.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桌子高105()。 (2)一座塔高40()。 (3)丽丽的卧室的面积是10()。 (4)一张彩色照片的面积大约是140()。 (5)鱼池的占地面积是2400()。 2.单位换算。 3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9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平方米=()平方分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检测,答案
第二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18分)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 3.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乘一个比最大的一位数大2的数,积是()。 4.在估算3180时,可以把31看成(),乘80得()。 5.某栋楼有15层,每层有12户,这栋楼有()户。 6.计算3812时,用第二个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检测,答案
第三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17分) 1.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 2.称量体重,一般用()作单位;称量一枚硬币的重量,一般用()作单位。 3.学校食堂有8吨煤,用了3000 千克,还剩()吨。 4.一袋盐重500克,四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5.把下面的质量按要求排列。(10分) 4克4吨400千克4004千克4000克 ()()()(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答案
第六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12分)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把一块月饼分成6块,每块是它的六分之一。() 2. 5个16是111。() 3.13+13=26() 4. 1-45=5-45=15() 三、在里填上“”“lt;” 或“=”。(12分) 35156989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检测,答案
第一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20分) 1.1年5个月=()个月 2.29个月=()年()个月 3.5月份最后一天是()日。 4.7月份和8月份共有()天。 5.2000年是()年。 6.元旦的前一天是()月()日。 7.闰年上半年有()天,下半年有()天。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6分) 1.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是小月,每月30天。() 2.所有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答案
第八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16分) 1.早上,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3.生活中的八个方向指的是()、()、()、()、()、()、()、()。 二、辨一辨,再填空。(8分) 在刮风时我们可以用彩旗的飘向来判断风向。由北向南吹的风叫做北风,由西北吹向东南的风叫做西北风。 1.彩旗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检测,答案
第四单元演练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30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2分) (1)180 (2)48 (3)240 2.商店运来6箱热水瓶,每箱8个,每个卖12元,一共可卖多少元?(8分) 方法一68=48是先求 。 4812=576是求 。 方法二812=96是先求 。 966=576是求 。 3.“六一”儿童节黄老师买来810个气球,5个扎成一串,准备平均分
北京,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检测,答案
期末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2 Dx2 3已知坐标平面内点A(m,m)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m,m)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下列线段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3,4,5 C5,13,14 D2,2, 5在四边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达标,检测,答案
苏科版八下11.1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比例系数。 2、感受反比例函数是刻画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有效模型,能够列出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感受反比例函数是刻画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有效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风和日暖,正是春游好时节。我们学校素来有“四季八节”的活动传统,所以,前一阶段,我们举
反比例函数,苏科,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函数,教案
11.1 反比例函数,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3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特定数量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风和日暖,正是春游好时节,风和日暖,正是春游好时节,我们乘坐大巴从涟水到常州,车的里程表上显示一共行驶约200km路,全程所用时间 t (h) 随平均速度 v ( km/ h )的变化
反比例函数,苏科,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函数,课件
宁津县新城实验学校 学科第 单元达标教学计划 学校 新城实验学校 年级 范围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达标命题人 达标结果 分析 备注 宁津县新城实验学校 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第17次 学科 数学 班级 四.3 任课教师 张俊强 测试人数 55人 测试范围 第二单元 线和角 试题 分析 题型 结构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紧扣课本、
2.7,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检测,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