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内能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红墨水滴在清水中很快散开是扩散现象 C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的惯性减小 D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单元测试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与R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R1 B.R2 C.R1R2 D. 2)实验室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在图甲中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3 mA的电流表,其电阻Rg10 ,现借助一个定值电阻R0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
欧姆定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七,步测,试题
点击新材料教学设计 1、 教材简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四种典型新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的一些特点及其应用,通过新材料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新材料是21世纪高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柱,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种由浅到深的递进,且生活和社会紧密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点击新材料,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点击,新材料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2)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2)知道怎样操作照相机,学会相应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7,眼睛,光学仪器
物体的质量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对于物体的质量,学生已有一定得日常生活常识,已初步掌握了质量单位的换算,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展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分析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1,物体的质量,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1,物体,质量
课题: 希望你喜爱物理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点: 难点: 关键: 能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 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 学情分析 1、 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视频等去调动学生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希望,喜爱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3、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光的反射定律简洁、对称、和谐,从中领略到物理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探究,反射定律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教学背景: 学生已认识了物质的密度属性,继续学习物质的磁性、导电性、导热性。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初步接触了物质的磁性,对磁性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但大多停留在固体的导电能力的记忆缺乏理解;有对物质导热性的生活体会。 教学目标: 学会用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的磁性、导电性、导热性,了解物质物理属性的多样性;经历探究物质导电性的过程,并在生活现象中体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认识,物质,一些,属性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能力目标: (1)能设计合理的测量步骤,记录数据表格,具备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2)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会用天平、量筒(刻度尺)探究物质的密度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同学的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 教学难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2,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2,探究,物质,密度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过程与方法 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密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节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3,密度,知识,应用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使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全球,变暖,谈起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长度,时间,测量,应用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重点难点 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物理学的概念? (二)新课引入 1、观察两只铅笔。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长短不一样。长短比较 2、拿两杯水让大家观察。问:大家观察到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2,测量,长度,时间
探究汽化的特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知道什么是汽化,知道汽化吸热。 (2) 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 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 (4) 能用汽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5) 经历水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6) 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情感态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探究汽化的特点,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探究,汽化,特点
光世界巡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了解色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方法与过程:学生根据色光的三基色和三原色原理,自己设计活动,验证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和颜料都可以有三基色和三原色混合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积极地思索一些有关光的问题。如:光究竟是什么颜色?所有的光都是可见的吗?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区别?快慢如何?光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吗?光对生物有影响吗?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光世界巡行,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1,世界,巡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题,答案,谜底,54,打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单元,知识,归纳,12,十二,打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温习,课件,ppt,21,打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练习题,20,打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题,答案,谜底,63,打包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复习,温习,课件,打包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练习题,20,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