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规律;3、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光的反射定律简洁、对称、和谐,从中领略到物理学中的美。2、通过学习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光污染,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乐于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二、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本章的知识体系来看,光的反射定律既是全章的重点,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节研究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本节进一步研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的现象和规律,这些知识是学习下一节平面镜和球面镜的基础,研究方法和技能又能迁移到“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上去。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首先通过“活动1”中的小实验,让学生感性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并从“敲击桌面、光斑颤动”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面(镜面)之间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进一步通过“活动2”,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得出反射定律后,再学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关注与光的反射有关的生活和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新、旧教材的编写视角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教材居高临下,直接给出光的反射现象,安排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本教材则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在实验中感知光的反射现象,发现问题,学生饶有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另外,关于光反射的应用,本教材注意了与现代科技的联系,这也是与传统教材不同的特点。三、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本节教学难点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PPT展示一些关于发光和不发光的图片,提问我们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二)进入新课1、光的反射现象“活动1”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观察体会光的反射现象,感性认识入射光、反射光、反射面;二是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即通过“敲击桌面,光斑颤动”,引起学生思考“反射光的方向跟入射光、镜面,有怎样的关系”实验时,用激光笔照射镜面效果较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组织学生实验如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手持激光笔从不同的角度照向平面镜,另一位同学先猜测反射光的大致位置,再寻找反射光斑;或者一位同学手持手电筒不动,另一位同学手持平面镜并转动镜面,让反射光照亮不同位置的物体;或者利用平面镜,把窗口的太阳光反射照亮教室内某一指定位置,等等。不论哪种实验方法,都要注意让学生多次改变入射光或镜面的角度,反复实验,诱发学生思考,直到学生发现问题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镜面有什么关系实验后,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和交流描述光的反射现象(反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练“入射光反射面反射光”,明确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同时结合实验和课本图3-13,向学生介绍几个有关的名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谈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如敲击桌面、光斑颤动,由此提出问题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镜面,三者之间的位置、角度是否有关有什么关系 2、光的反射规律 “活动2”的目的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即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活动2”与“活动1”可谓环环相扣“活动1”发现问题,“活动2”做深入探究。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积极主动地推动课堂教学步步递进。关于“活动2”的开展,建议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猜想针对学生在“活动1”中提出的问题“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脑海中虽然有自己的想象,但往往不知如何描述,这时教师可提示学生围绕“三线”的位置分布、角度关系提出猜想。当然学生的猜想只是一种预见,正确与否都没有关系。设计实验图3.2-1进行实验要保持折叠板与镜面垂直;激光笔发出的光一定要照射在镜面与中缝的交点上;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测几组对应数据,不能仅根据一、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结合教材53页的“金钥匙”栏目,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可先让学生回顾建立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和方法,然后让学生阅读“金钥匙”里的文字。为巩固落实光的反射定律,可以通过下面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定律,学习作图。互动游戏把一块平面镜水平放置在讲桌上(反射面朝上),教师拿着手电筒,分别站在讲桌的南、北、西不同方位,让学生猜当手电筒发出的光斜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大体投射在天花板何处增大或减小入射角,反射光斑的位置如何变化全体学生说出猜想后,教师再闭合手电筒的开关,进行实验,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在图3.2-2中,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图3.2-2反射光路的可逆性为增强学习本知识点的趣味性,可以把“通过平面镜互看对方眼睛”的小游戏,提前到实验探究光路的可逆性之前,即让学生两人一组,先做从平面镜中相互看到对方眼睛的小实验,根据自己的发现,即只要甲能从镜中看到乙的眼睛,则乙一定能从镜中看到甲的眼睛,让学生尝试画图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利用教材图3-14所示的装置,实验探究反射光路的可逆性首先使入射光从左侧入射,观察反射光线,然后另拿一只激光笔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上,观察反射光路是否可逆;多次改变入射角,重复进行上述实验。(三)课堂练习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由90减小到60时,则反射角( )A、由90减小到30 B、由30增大到90 C、由30减小到0 D、由0增大到303、补充下图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P2324六、板书设计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