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色散,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色散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5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5,科学,探究,摩擦力
年级 八年级 学 科 物理 教 师 时间 课 型 新授 课题 第三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常见有关折射现象的观察认识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不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体会对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全过程的体验,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3、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激情 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 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及对探究过程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光的折射,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折射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样描述力这一节能深化对力的认识,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必需的预备性知识。本节学习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力的示意图。本节内容是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例中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然后,从量度力的大小出发,引出和介绍力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2怎样描述力,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2,怎样,描述
课题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2.通过观察实验,经历“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过程 3.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收获的快乐 4.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 方法 情景引入、互动导学、自主探究、实验、归纳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光的反射,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反射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29.1 投影 第2课时 正投影 一、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感知正投影,理解正投影的概念. 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正投影,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正投影,理解正投影的概念. 难点: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正投影. 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9.1第2课时,正投影,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9.1,课时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3 位似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经历位似图形的作图过程,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像放大或缩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难点:经历卫视图形的作图过程,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像放大或缩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3第1课时,位似,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3,课时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 锐角三角函数 第1课时 正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固定的规律。 2 .理解并掌握锐角的正弦的定义。 3 .能初步运用锐角的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锐角的正弦的定义。 难点:能初步运用锐角的正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求一个锐角的正弦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第1课时,正弦,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课时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2.1解直角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难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2.1,解直角三角形,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2,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1反比例函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定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理解反比例与反比例函数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1.1反比例函数,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6.1,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28.1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余弦 正切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固定,它的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固定的事实。 2. 理解余弦与正切的概念。 3. 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余弦与正切的概念。 难点: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的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第2课时,余弦和正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课时,余弦,正切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图形的相似 第1课时 相似图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思考和分析,认识相似的图形. 2.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并会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图形,能辨认相似图形. 难点:理解并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并会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预习导入: 阅读教材P2425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1第1课时,相似图形,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7.1,课时,相似,图形
2019年数学中考专题复习 ---线段最值之“定弦定角” 在近几年的数学中考中,常出现求一个定点到一动点形成线段的最值问题,在近几次的考试中也常常出现,题目呈现:有一定长,对一定角,并且定角的顶点是一个动点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动点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或是一条弧,我们把此类问题,称之为“定弦定角”问题。 一、 基础知识 如下图(1)以AB为直径的O上有一动点C,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则A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复习题,教案,北师大,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复习题
特别声明: 本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 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本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教材,电子版
沪科版,数学,年级,上册,电子,课本,教材,电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教材,电子版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电子版,电子,课本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电子版,电子,课本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教材,电子版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电子版,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