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人与机械 第2节 滑轮及其应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组装和使用定滑轮、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3)能通过演示实验结合理论分析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 (1)进行学生实验,通过实践探究,分析、概括滑轮的组装、探究滑轮的特点; (2)通过模型演示和理论分析“看到”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3)从杠杆滑轮滑轮组的演变,初步掌握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老师,安徽,部级
10.2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物理10.2 滑轮及其应用第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对滑轮的学习。本节既是旧知识的延伸又是第二课时学习“滑轮组”的基础。本节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大大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老师,重庆,省级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一、概述 滑轮及其应用是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特点和实质;滑轮组的选择,组装和应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需要1课时。 学生通过第一节杠杆的学习,对简单机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的滑轮其实本质也是杠杆,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要会融会变通,温故而知新。本节课探究的滑轮组绳子段数与力和距离的大小关系的结论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老师,福建,部级
第十章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 3.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定滑轮或动滑轮。 重点难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新课 2. 课件展示得出滑轮定义: 3. 使用滑轮有两种方案如图: 4.(分组)探究、思考、讨论:定滑轮的特点 (1)如图甲,测出100g钩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老师,广西,省级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4.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学会组装滑轮组,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0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一册,物理,10,第二,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教学,反思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 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3) 会根据要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
6.6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6,探究,滑轮,作用
第二课时滑轮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滑轮组的特点 【难点】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2滑轮,第2课时,滑轮组,教案,北师大,年级,下册,物理,9.2,滑轮,课时
1、 教学内容:11.2滑轮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滑轮,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认识滑轮的两种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 掌握两种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度通过分析数据,认识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通过对滑轮认
滑轮,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教案,四川,省级
滑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
滑轮,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教案,江西,部级
滑轮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滑轮 执教者 课时 1节 所属教材目录 教科版八年级第十一章第2节 教材分析 本节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杠杆知识之后,对简单机械的引申扩展,是对杠杆原理的延伸,又是对后面学习“功的原理、机械效率”做准备,所以本节课是是简单机械的重要内容。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是对杠杆的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滑轮,教案,河北,省级
滑轮 【教学目标】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3会根据要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 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 【教学准备】 定滑轮2个、动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200g2个,50g4个、细绳约2米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滑轮
11.2 滑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科网Z科1.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两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 2.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来源:学_科_网 3.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m 情感、态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2,滑轮,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2
第五单元 简单机械 第四课 滑轮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在顶端被固定、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科学探究 能用不同的方式安装滑轮提起重物,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 能合作安装滑轮组,并尝试探究它的作用。 3.科学态度 对探究定
2022新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5.4,滑轮,教案,2022,新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5.4
滑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 知道滑轮的作用 3、 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自主学习】 1、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思考: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 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用吗? 【实验探究1】 明确定义:绳子末端的拉力:______ 物体的重力:______ 动滑轮的重力:______ 物体提升的高度:________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滑轮,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
11.2滑 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作用。 3. 会根据要求连接滑轮组,并理解滑轮组的省力原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教具: 滑轮、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线 教学程序设计: 一、新课引入 思考: 如何把木材运上四楼? 二、新课讲授 滑轮结构: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
滑轮,苏科,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只小老鼠在被一只猫追得走投无路的时候看见前面有一个滑轮吊着重物它急中生智迅速沿着绳子的另一端爬了上去而猫也想沿着绳子爬上去但由于自身的重量太大尝试了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
你可以用滑轮试一试,滑轮结构,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一、滑轮的分类,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5cm,5cm,1N,1N,向下,2N,2N,向下,4cm,4cm,3N,3N,向下,6cm,6cm,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匀速),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1.定滑轮特点:,,,
滑轮,苏科,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25,ppt
12 滑轮,学习目标,教材内容解读,达标训练,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C,B,C,动,定,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6,这是应用了定滑轮的装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Thank you,
滑轮,2022,新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12,课件
4.滑轮,升旗时,旗杆上需要什么装置才好进行?,,认识滑轮,将旗子升到顶端、把重物吊到高处,需要什么装置?它们的安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小结,像图中旗杆上那样,在顶端被固定、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像起重机吊重物那样,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探究滑轮的作用,先直接用手提起重物,然后按下图方式安装滑轮,通过滑轮分别提起重物。,交流,用不同的方式安装滑轮提起重物,有什么感受?,
2022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5.4,滑轮,课件,2022,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