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初步了解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 2、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悦。 3、学习观察春天的变化,发现春天的特征。 4、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乐于参与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记录春天植物的变化及春游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1、提前要求学生观察春天的现象(天气变化、动物的活动、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4、春天来了,教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春天
推力和拉力 【教学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主要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利用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推力和拉力。教材先通过玩水枪的场景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推和拉。然后,让学生交流对推、拉的感受与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推力和拉力的概念。进而通过“谁动了”活动,进一步达成知识目标:“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教学目标】 1教师的指导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推力和拉力,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推力,拉力
12、做个小导游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在现实生活中描述自己的位置。科学探究: 1.能运用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描述实际生活中某物体的位置。。 2.能根据平面示意图选择路线,并运用实际生活中去。。 3.能在探究过程中, 对多种方法的描述和多种路线的选择进行比较,发现合适的表达方法的路线。。 4.能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发言,与同学交流合作。。科学态度: 1、能对“做导游“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从多个角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2、做个小导游,教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2,做个小,导游
2、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通过实探究生活中有关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科学现象。 3、寻找物体的形状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 中对力进行分析, 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通过实探究生活中有关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科学现象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2、改变物体的形状,教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改变,物体,形状
10、描述方向 科学知识: 能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科学探究: 1、能用确切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能在观察比较中推理出方向的关系。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和结论并与同学讨论和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 1、能顷描述方向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被观察物体所在方向。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0、描述方向,教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0,描述,方向
13、制作校园模型 科学知识: 能用确切的词语描述校园物体的位置。科学探究: 1、能明确制作校园模型的任务。 2、能根据观察到的校园物体的位置,绘制出校园平面图。 3、能与同学交流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方法。科学态度 : 1、能对制作校园模型表现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认真绘制校园平面图。 3、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说出平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顷自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3、制作校园模型,教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3,制作,校园,模型
3、可伸缩的橡皮筋 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物体有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 2、知道橡皮筋、弹簧等变形之后力图恢复到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橡皮筋、弹簧、海绵等,认识有些物体有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 2、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变化及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初步认识此为弹力。 情感态度及价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3、可伸缩的橡皮筋,教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伸缩,橡皮筋
做个小导游 【教学目标】 1能描述目标场所的具体位置。 2能制定并描述到达目标场所的路径。 3评价路径的远近。 【教学重点】 1能描述目标场所的具体位置。 2能制定并描述到达目标场所的路径。 【教学难点】 能制定并描述到达目标场所的路径。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班级要到公园的牡丹园参观,小红因为有事来晚了,现在她在银杏林迷路了,不知道牡丹园怎么走,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帮她? 生:各抒己见。
做个小导游,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做个小,导游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共37页) 目录: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推力和拉力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2、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3、可伸缩的橡皮筋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4、春天来了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5、做个绿色小使者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6、炎热的夏天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7、寻找蚂蚁的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8、给小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共,37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共50页) 目录: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推力和拉力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2、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3、可伸缩的橡皮筋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4、春天来了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5、做个绿色小使者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6、炎热的夏天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7、寻找蚂蚁的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8、给小
冀人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0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共22页) 1、推力和拉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共,22
冀人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19页) 1、身边的工具 教学目标: 1、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 2、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3、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4、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ppt等
冀人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共,19
1 走进科学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本课是一年级第一次科学课,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对科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本节课引领学生走近科学。 教学目标:能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能提出科学感兴趣的话题。 能对吹纸片的结果进行假设。 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与他人分享交流。 教学重难点:对纸片结构进行假设,并验证结论。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我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走进科学,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走进,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 题 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走进科学,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走进
承德圣继学校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第16课 弹力 (2)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2、 能说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 能在使用圆珠笔的过程中,提成探究性的问题。 4、 能对探究弹力产生兴趣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6、弹力2,冀教版,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6,弹力
第十八课时 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2.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的现象 3.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知道减小或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5.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6.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7.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8.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9.了解摩擦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摩擦力
承德圣继学校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第17课 浮力(2) 教学目标 1、 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 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 能对探究浮力大小产生兴趣。 4、 能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7、浮力,冀教版,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7,浮力
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常见的气象灾害的特点。 2能举例说出常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和防灾自救方法。 科学探究 1能从气象灾害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气象灾害的信息。 3能利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4能采用资料卡、宣传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 科学态度 1能在探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分享自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8.气象灾害,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8.,气象,灾害
圆珠笔 【教材分析】 本课的目的让学生认识所使用的圆珠笔的构造,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圆珠笔的构造; 2探究了解圆珠笔的功能; 3圆珠笔在身边所起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在课堂中运用通过动手实验,来了解圆珠笔的构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的实例操作,使学生了解圆珠笔这一工具,并在日后更好地使用
冀人版,一年级,下册,科学,14,圆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