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氧气的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初接触化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基本操作能力较弱,需要细致的引导。 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本节内容为氧气的性质,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实物观察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探究,分析推理与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观察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氧气的性质,教案,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2.1,性质,活泼,氧气
3.3 物质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化学式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化学式的含义。 2.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正确书写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并能熟练命名简单的化合物。 4.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会写出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 2.初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的能力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化学式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3.3,物质的组成,教案,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3.3,物质,组成
第1课时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3、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1.2,研究,什么,课时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体验化学的科学美。 2.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了解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初步感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 【情感态度价值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1.1,我们,带来,什么
自然界中的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会过滤的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知道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是水净化常用的方法; 3. 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4. 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苦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2.3,自然界,中的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1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是:(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四、教学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4.3,化学方程式,书写,应用
课题名称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学情分析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教材内容的安排应以此为基础,但要避免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3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重点 难点 1空气的成分 2对纯净物、混合物的认识能正确判断 课前自主学习内容 小组互动设计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教案,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1.2,研究,什么,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