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欧姆定律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并记住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学生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学习重难点】重点:欧姆定律难点: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欧姆定律【自主预习】1、在电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2)了解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体会定量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测量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读取数据、分析数据过程中,养成认真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的
15.4探究焦耳定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2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了解公式Q=I2Rt(P=I2R)、Q=U2tR(P=U2R)的适应条件。3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4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
课题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方向和电流的单位;2、认识电流表,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过程与方法:1、认识“灯泡发光说明电器中有电流”这一物理转换思想;2、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电流的形成和方向;3、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生活
11.1怎样才叫做功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2、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教学重点:1、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2、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知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3.了解固、液、气三态分子的特点
6.3重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的重要性。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垂线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记住g=9.8Nkg并知道其含义。知道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
教学教案课题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时间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语言表述。理解什么是惯性。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过程,认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体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
6.4探究滑动摩擦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现象,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理解滑动摩擦,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探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情感态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测量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实验过程,领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
10.3“解剖”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和中子。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
第四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两个: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了解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教学重点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学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课时安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知道滑轮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一、关于本节内容1.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液体压强以后,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强的知识,包括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其应用。2.本节内容是按照“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认识大气压的应用”的顺序授课的。整节教材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
104飞出地球amp105宇宙深处1了解古人对于宇宙的认识过程;知道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了解人类如何飞出地球。3了解太阳系家族的成员和银河系的形状和大致范围。4了解从地球到整个宇宙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大致尺度,理解光年的概念,知道宇宙是无限的,人对宇宙的认
8.1认识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关系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在实验中学习控制变量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有关压强的现象,乐于用所学的
6.1怎样认识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情感态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