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第三课 岩石、矿物和我们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许多矿物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知道各种矿物都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形成,聚集在一起且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作矿产。 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要合理开采。 2.科学探究 能通过查阅资料、交流分享等方式了解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针对矿产资源的开采现状,能提出合理的建议。 3.科学态度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3,岩石、矿物和我们,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3,岩石,矿物,我们
第五单元 电 第四课 导体和绝缘体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作绝缘体,塑料、橡胶等都是绝缘体;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作导体,铜、铁等金属都是导体。 知道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都是导体。 2.科学探究 针对“导线外皮是塑料里面是铜线”的现象能提出相关的问题,能制作并使用简易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铜与塑料的导电性。 用简易电路检测器检测更多的材料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4,导体和绝缘体,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4,导体,绝缘体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第二课 认识矿物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知道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形状、软硬、透明度、光泽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2.科学探究 以花岗岩为例,能借助感官和简单工具验证并观察岩石是否由矿物组成。 3.科学态度、STSE 懂得安全敲碎花岗岩并观察,乐于合作、分享和欣赏各种各样的矿物。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岗岩、锤子、布、放大镜、护目镜,教学课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2,认识矿物,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2,认识,矿物
第五单元 电 第五课 电和我们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电是重要的能源,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知道发电厂发的电通过输电网被输送到千家万户。 2.科学探究 调查家里用电情况,根据电的相关知识和已有经验,能搜集相关信息写出家庭用电调查报告。 3.科学态度、STSE 有将所学有关电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意识。 懂得节约用电,以实际行动节约用电并积极参与节电宣传。 二、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5,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5,我们,生活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一课 蚕宝宝出生了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我国劳动人民早在30004000年前就知道如何养蚕。 知道养蚕需要的一定的环境与条件。 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密切相关,蚕卵孵化受温度的影响,蚕卵在适合的条件下会孵化成蚁蚕。 知道蚕的一生是从蚕卵开始的,描述蚕卵、蚁蚕的样子以及蚕卵孵化的过程。 2.科学探究 通过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怎样养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制定养蚕计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蚕宝宝出生了,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蚕宝宝,出生
第六单元 房屋照明电路 第一课 安装房屋照明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房屋照明电路是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安装的。 知道模拟安装房屋照明电路之前,要根据用途并运用已学电路知识进行图纸设计和施工设计,然后照图、按序安装。 2.科学探究 根据所选房屋的用途(需求),能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依据电路知识进行设计,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根据设计的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工具安装电路,然后交流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6.1,安装房屋照明电路,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6.1,安装,房屋,照明,电路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 动物与环境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动物有基本的生存需要,例如空气、水、温度、食物等。 知道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例如换毛、迁徙等。 知道动物具有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类动物,会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例如不同的鸟喙和鸟爪。 2.科学探究 针对蚯蚓雨后钻出土壤的现象提出问题,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入水后空气是否被挤走、土壤水分变化对蚯蚓的影响;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1,动物与环境,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1,动物,环境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二课 蚕宝宝在长大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蚕宝宝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知道蚕作茧前要蜕皮四次,每蜕一次皮,蚕就会长大很多。知道从幼虫期到蛹要蜕皮五次,蚕的一生总共要蜕皮六次:蚁蚕二龄蚕三龄蚕四龄蚕五龄蚕蛹蛾。 知道桑叶是更适合蚕的食物,蚕能够吐丝与吃桑叶有关。知道蚕宝宝的饲养和护理方法:喂新鲜桑叶,刚蜕皮的蚕只能吃嫩桑叶;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保持蚕宝宝“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2,蚕宝宝在长大,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2,蚕宝宝,长大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二课 植物与环境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有基本的生存需要,如光、水和空气。 知道植物具有向光性。当光照方向发生变化时,植物幼苗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也不断调整生长方向,朝向阳光倾斜。 知道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的外部形态也会随之变化;潮湿或干旱等不同环境中生存的植物,也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2.科学探究 能够设计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2,植物与环境,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2,植物,环境
第五单元 电 第一课 点亮小灯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标有“+”号的一端称为正极,标有“-”号的一端称为负极,不能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知道灯泡的内部结构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 知道当电池、导线、灯泡形成闭合回路,电流经过灯丝,小灯泡才能被点亮。2.科学探究 能尝试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让小灯泡亮起来,能用图画记录自己的连接方式。 对照小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1,点亮小灯泡,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1,点亮,灯泡
第五单元 电 第三课 设计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常见电路元器件和它们的图形符号,知道人们在设计电路时,会用各种电路符号来代表电路的元器件。 知道点亮两个小灯泡的电路有不同的连接方式。 2.科学探究 能设计不同的电路,先思考并画出电路示意图,再照图实际连接电路,多种思路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能设计简单的红绿灯电路图,根据电路图制作红绿灯。 3.科学态度、STSE 对于设计电路有探究兴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3,设计电路,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3,设计,电路
第六单元 房屋照明电路 第二课 改进房屋照明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房屋照明电路如果有缺点或者有新的要求,需要进行改进,但改进时也必须构成回路,必须运用开关控制电路。 知道房屋照明电路对布线也有要求:同一盏灯的电线要并排走线,可以减少施工量;线路一般走直线,拐直角弯,便于检修。 2.科学探究 针对之前安装的房屋电路的缺点以及新要求,能够改进设计方案,在达到满足照明功能的同时,做到方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6.2,改进房屋照明电路,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6.2,改进,房屋,照明,电路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三课 蚕宝宝大变样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蚕通过四次蜕皮之后,便要吐丝作茧,先蜕变成蛹,最后蜕变成蚕蛾(蚕一生蜕皮六次),破茧而出后,雌蛾和雄蛾交配后产卵。 知道蚕蛾的外形特征:蚕蛾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是昆虫家族中的一员。 2.科学探究 通过长期的观察,了解蚕从幼虫到成虫的变化过程,做好观察日记记录。 通过观察多只蚕作茧的过程,发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3,蚕宝宝大变样,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3,蚕宝宝,变样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三课 互相依存的动植物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动物和植物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2.科学探究 搜集并阅读资料,能认识理解鸟类及其他动物与植物互相帮助、互相依存的关系。例如:鸟类常常利用树干、草叶等材料筑巢、安家、求偶、繁育后代。有些巢穴还具有隐蔽作用,以防被天敌发现。而鸟类会捕食危害植物的昆虫,使植物更好地生长。又如:益蚁保护蚁栖树,而蚁栖树供给益蚁食物和住房。 3.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3,互相依存的动植物,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3,互相,依存,动植物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第五课 生生不息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长大、衰老和死亡。 知道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卵生,另一种是胎生。知道有了繁殖,动物才能生生不息。 2.科学探究 观察了解鱼、鸡、熊猫的一生,能发现动物共同的生命历程,经历出生、长大、衰老和死亡四个阶段。 通过比较动物的繁殖方式,能够区分卵生和胎生的不同,进而辨别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5,生生不息的动物,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5,生生不息,动物
1.1泥巴变形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泥巴变形记是湘科版小学科学四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节课凸显了一个“玩”字,带着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按照任务驱动的思路,从“玩泥巴”的需要出发,设计并安排活动,先是挖泥土,接着筛泥土,最后制作泥塑,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泥土的特点,学习用泥土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泥塑物品。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泥”并不陌生,儿时经常玩泥巴,小学的美术课上接触橡皮泥和黄泥,泥塑和其他平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1,泥巴变形记,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1,泥巴,变形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四课 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人类活动会对生物的生存及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知道人类非法滚钩捕鱼、江中爆破作业、被轮船螺旋桨击死击伤等都是导致白鱀豚数量锐减的原因。 知道人类增强保护、大量种植后,银杏树数量逐渐得以恢复。 2.科学探究 针对“白鱀豚数量锐减可能已经灭绝”的现象,能查阅资料写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 针对“银杏树退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4,人类对生物的影响,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4,人类,生物,影响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2课蜡的有趣变化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有些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蜡熔化、水结冰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到物体的状态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通过归纳与演绎,了解和分析更多类似的变化。 能正确地使用酒精灯加热。 3、科学态度 通过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铸造科技史的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学重点: 知道有些物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蜡的有趣变化,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2,有趣,变化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第一课 认识岩石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岩石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之一,人类常对岩石进行加工和利用。 知道几种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初步认识花岗岩、大理岩、页岩、石灰岩、砂岩。 2.科学探究 面对几种常见的岩石,能从颜色、成分与结构、软硬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借助简单工具以及相关书籍帮助鉴别岩石的种类及名称。 3.科学态度、STSE 积极参与探索和认识岩石的活动,合作交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1,认识岩石,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4.1,认识,岩石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3课 混合与分离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 2、科学探究 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 3、科学态度 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众多与混合和分离相关的事例。教学重点: 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教学难点: 过滤实验和蒸发实验的正确操作。教学准备: 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混合与分离,教案,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混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