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课蜡的有趣变化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有些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蜡熔化、水结冰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2、科学探究经历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到物体的状态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通过归纳与演绎,了解和分析更多类似的变化。能正确地使用酒精灯加热。3、科学态度通过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铸造科技史的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蜡熔化、水结冰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能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教学难点经历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到物体的状态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通过归纳与演绎,了解和分析更多类似的变化。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蜡烛、小刀、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火柴、实验夹、蜡星星模板、护目镜、口罩、手套、湿抹布等。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示例聚焦1、出示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冰块发生了什么变化(融化)冰块融化成什么(水)冰是什么物质变来的(水)2、冰融化的过程,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变与不变”第 2 课4、还有哪些物体会发生像冰块融化这样的变化(雪融化、雪糕融化、巧克力受热熔化等) 二、实验举证(活动研究蜡的变化)1、出示几种形状的蜡,观察描述蜡的样子。2、将蜡烛切割,观察蜡烛有什么变化(请两名同学上台演示,注意小刀使用安全)3、交流小结切割的蜡形状大小变化了,但还是蜡。这种变化跟上节课“捏泥人”的变化一样,是形状大小变化,物质没有变化。4、提出活动任务如果把蜡加热,蜡受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5、出示活动材料,介绍材料名称。复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指名学生演示,大家观察评价)。6、视频播放实验方法和步骤。7、讨论安全事项。(特别提醒实验中戴口罩和手套外,还要佩戴护目镜,目的都是防止在加热过程中有受热不均的蜡液从蒸发皿中飞溅出来伤人。此外,还要强调每一个实验小组都要备好湿抹布,并提醒学生在实验中万一遇到点燃的酒精灯被撞倒的突发情况,就要及时用湿抹布来盖灭火焰。) 8、出示活动步骤及要求(1) 用酒精灯给蜡块加热,仔细观察蜡在加热前、加热中、加热后的变化并进行记录。(2) 将熔(rng)化的蜡倒入纸制的星星模板里。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3) 遵守实验操作规范,注意实验安全。9、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10、汇报交流。蜡受热变成蜡液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是不变的蜡液在模具中凝固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是不变的”将结论填写在活动于册中。11、讨论小结蜡在加热过程中,物体状态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变化。三、类比举证1、出示图示案例,了解生产生活中更多类似的变化。2、“指南车信箱”科学阅读青铜器的生产3、播放视频介绍青铜国宝“四羊方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四、提炼概况 1、说一说冰、蜡、巧克力、铁水、青铜器等物体变化的共同点。2、通过本周的学习,谈谈对“变与不变”的学习收获。(有些物体的形状、大小或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改变。)板书设计2、蜡的有趣变化变物体的状态与不变构成物体的物质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