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利用观看多媒体演示、影像资料,了解受精作用、胚胎的形成过程以及“人工受孕”的一些技术。 2能力目标: (1)在调查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2)在提问、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3)通过自问自答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 通过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与父母的感情,体验亲情
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科学,3.2,受精,作用,教案
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第四章 第二节 粒子模型 粒子的运动 执教教师: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马俊飞 一、教材、学情分析 粒子的运动是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的学习要求是:找出支持粒子模型的证据;通过扩散现象的观察推断粒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体会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本节课教材是在前一课时学习了“物质由体积微小、数量巨大的
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科学,4.2,粒子,运动
实验室安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例子体会观察的局限性,需要借助仪器。 2过程方法: 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常见的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二
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科学,1.2,实验室,安全,教案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压是由大量气体粒子不断撞击容器壁而产生的。 2知道气压是可以改变的:气体粒子越多,气压越大;气体粒子运动越快,气压就越大。 3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 4认识气体压强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观察与描述跟气压有关的现象,学习用粒子模型解释气压及其变化,通过对粒子模型的具体图形的分析和处理来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科学,4.3,大气,压强,教案
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查找资料并交流”的活动认识测量时间的工具;知道时间的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初步学会使用停表(手表)和“自制听诊器”测量脉搏频率和心跳;通过“估计老师走路时间”的活动知道利用脉搏或心跳次数的规律可以粗略地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资料并交流”的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和父母一起自制听诊器并测量心跳次数”的活动,培
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科学,1.3,计量,时间,教案
2.1 .2 观察动物 课题(第11课时) 2.1 .2 观察动物 课型 新授 一.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2.初步学会如何观察生物。 3.知道如何观察生物,并且学会在观察实验后做好适当的纪录。 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生物,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的能力,并能对观察结果做出初步的记录、分析、判断。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来饲养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1.2,观察动物,教案,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科学,2.1,观察,动物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课题(第3课时)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常用的实验仪器,知道实验室的安全守则。 2.清楚实验意外的简单紧急应变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实验仪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且通过一些常识的介绍让学生对实验意外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2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科学,1.2,走进,实验室
课时 话题 目标 内容 方法 板书 语用任务 评价 P1 Bunny in the kitchen 1. 正确跟读字母Qq, Rr;知晓字母在四线三格 中的书写位置和笔顺;正确跟读儿歌。 2.在语境中正确跟读核心词汇:bowl,plate, spoon,chopsticks语音语调正确,知晓词义。 3. 知晓核心句型:How many...? There is/are...并在语境中对餐具数量
In,the,kitchen,牛津上海版二上英语M3,Unit,3《In,the,kitchen》教案-上海部级优课,牛津,上海,版二上,英语,m3,in,kitchen,教案,部级
第五单元 电 知识要点: 1.点亮小灯泡 (1)小灯泡结构: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 (2)电从电池正极出发,沿导线经过小灯泡,加到电池负极 (3)不能将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 2.控制电路的通断 (1)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2)简单电路: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3.设计电路 (1)两个灯泡串起来,共用一个电源 (2)两个简单电路,叠加地共用一个电源 4.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铁钉
湘科版,四下,科学,第五,单元,知识,要点,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知识要点: 1.动物与环境 (1)空气、水、食物等 (2)季节变化:冬眠、迁徙、换毛等 (3)动物的形态结构适应环境:鸟的喙和爪 2.植物与环境:植物形态 (1)植物的向光性 (2)植物的四季变化 (3)喜水植物和耐旱植物 (4)草原植物、沙漠植物、海洋植物等 3.互相依存的动植物:互相帮助、互相依存 (1)渡渡鸟和大栌榄树 (2)缝叶莺、啄木鸟、蜂乌和植物 (3)灰喜鹊和
湘科版,四下,科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 房屋照明电路 知识要点: 1.设计时,画出电路图。考虑 (1)电路连接方式 (2)需要的开关数 (3)安装位置 2.安装时,我们要分工合作。工作 (1)需要器材 (2)施工方法 (3)交流评估 3.安装结束后,我们要改进工作: (1)亮度足够 (2)构成回路 (3)符合布线要求 精选练习: 第1课 安装房屋照明电路 1选一选 (1)画房屋照明电路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尽量将导
湘科版,四下,科学,第六,单元,知识,要点,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变与不变 知识要点: 1.泥巴变形记 团纸团、弯折吸管、捏泥人、吹气球 2.蜡的有趣变化 切割、加热熔化、冷却凝固 其他:巧克力、铁水、青铜器 3.混合与分离 盐和芝麻:加水过滤蒸发 利用:能否被磁铁吸引、大小不同、轻重不同 总结:以上这些变化,只是物体的形状、大小或状态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变。 精选练习: 第1课 泥巴变形记 1找一找 在生活中找一找,你能找到哪些事物的变化? 2
湘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知识要点: 1.岩石 (1)常见岩石 页岩:红褐色或灰色,层状结构,较软 花岗岩:花斑状,颗粒较粗,很坚硬 (2)观察 颜色、光滑程度、颗粒、软硬、分层等 颗粒 示例:花岗岩 白色的如石英 肉红色或黄褐色如长石 黑色的如云母 观察岩石的特点为,有助于发现含有的矿物成分 2.矿物 (1)世界上已经发现3000多种 (2)常见矿物:蓝铜矿、铁矿、石墨矿等 (3)观察:形状、软硬、
湘科版,四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要点,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知识要点: 1.蚕的一生 (1)卵、幼虫、蛹、成虫 (2)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受温度影响 (3)幼虫期蜕4次皮,约56天 (4)蚕蛾 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三对足 雌蚕蛾产卵 2.昆虫的一生 (1)完全变态发育 从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如蚕、蝴蝶、蜜蜂 (2)不完全变态发育 从卵、若虫、成虫的过程,如蜻蜒、蝗虫 3.生生不息的动物 动物的一生经历“出生、长
湘科版,四下,科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精选,练习,参考答案
2017-2018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a037,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 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In,the,kitchen,牛津上海版二上英语M3,Unit,3《In,the,kitchen》课件-上海部级优课,牛津,上海,版二上,英语,m3,in,kitchen,课件,部级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ppt(全册打包).rar目录:lt;span style=
牛津,上海,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ppt,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