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思路 主要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索、讨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仔细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通过对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并结合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开拓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4升华和凝华,教案,北师大,年级,上册,物理,1.4,升华,凝华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一、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汽化和液化教案,教案,北师大,年级,上册,物理,1.3,汽化,液化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课题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4平均速度的测量,教案,北师大,年级,上册,物理,3.4,平均速度,测量
课题 物态变化 温度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计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物态变化,温度,教案,北师大,年级,上册,物理,1.1,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5课物体的颜色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散现象。 (2)知道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知道色光混合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实验,了解白光能够分解成单色光。 (2)研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物体的颜色,教案,北师大,年级,上册,物理,5.5,物体,颜色
光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2、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5、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6、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性、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用光现象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6综合实践与复习,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6,综合,实践,复习
7.2静电现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的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知道验电器的作用与原理。 (4)了解静电的应用、危害及其防护。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 (2)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2静电现象,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2,静电,现象
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质量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掌握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的质量的过程中,体会托盘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使用托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2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2,测量,物体,质量
9.1、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内容: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第1节二力平衡,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概念、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组成。首先通过学生观察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引出二力平衡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再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最后通过练习掌握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1二力平衡,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1,平衡
浮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方向; 3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通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4浮力,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4,浮力
6.4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 (2)、学会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 (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4,密度,知识,应用
教学设计 课题:一、力弹力 课型:新 授 【设计思想】 本章是引导学生进入力学世界的开篇,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基础。而本节则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教学关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为后几节教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的体验,认识到力的存在,再例举人、动物、非生命物体施力的事例概括出力的概念.通过力作用在气球、海绵、弹簧、橡皮筋上引起的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力,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到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以及液体内部均有压强;知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现象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合作,学会探究未知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及液体内部有压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创造压强计的思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2液体的压强,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2,液体,压强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分析理解实际的简单的力和运动的现象。 (3)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2)乐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过程。 (3)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观察实验中的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2牛顿第一定律,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2,牛顿第一定律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 压强 课标要求:2.2.7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5 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课标解读,理解:解释、理解、计算;而理解的途径是实验,是体验,是活动。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绘制压力的示意图,知道压力的定义;通过讨论区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区别。 2、 学生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压强
初二物理 课题:摩擦力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摩擦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难点:区别摩擦的种类.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毛巾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3摩擦力,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3,摩擦力
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初中教材中自成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两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历程和在此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物质世界两极的兴趣和展示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人们在揭秘微小粒子世界和探索遥远宇宙空间所取得的惊人成就。 关于微观世界的探讨分两个层次:分子和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其中第一节课“走进分子世界”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设计 课题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 学 目 标 知识 1、 知道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弹性等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物理属性有多样性。 2、 会根据物理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钉锤、香蕉、铁钉、弹簧、气球、玻璃板、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筷子、石蜡、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等。 能力 学会交流与讨论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5,物质,属性
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奇妙的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现象、学会观察生活和提出科学问题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引言,奇妙,现象
课题: 希望你喜爱物理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点: 难点: 关键: 能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 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 学情分析 1、 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视频等去调动学生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希望,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