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拧螺丝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观察螺丝,给螺丝分类。分两个交流活题展开:一是观察螺丝,了解螺丝的构造;二是学会给螺丝分类,要求分类的标准不要交叉重叠。第二个活动,制作小板凳。分两个交流活题展开:知道一字螺丝与十字螺丝,一字螺丝刀与十字螺丝刀比较它们的不同,根据不同的螺丝选择合适的螺丝刀。二是在学会拧螺丝的基础上,组装小板凳,先按照小板凳的样式搭起一个模型,然后再用螺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1.,螺丝,平铺,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二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动物的皮肤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二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鱼有利于在水中生存的身体特征。 2、了解动物皮肤表面生长着鳞、毛、甲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鱼有利于在水中生存的身体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2.学会团结协作。 重点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11.动物的皮肤,教案,青岛,年级,下册,科学,11.,动物,皮肤
11.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导体和绝缘体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电的本领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极不易导电;能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材料,所有的材料都能导电吗?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并结合自己的猜测,将材料包
导体和绝缘体,青岛,四年级,上册,科学,11.,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
日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晷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本课的学习活动在前期科学学习的基础上以 “古人是怎样利用太阳计时的?” 创设问题情境,并以问题导向,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提示学生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手表、长卷尺、手电筒、橡皮泥等” 准备研究材料,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计时的方法,明确本课探究主题;提示学生做好学习思想、材料等方面的准备,便
日晷,青岛,三年级,上册,科学,11,教学,设计
11植物和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适量的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植物健康生长。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经历“提出问题做出简单假设尝试制订探究计划搜集证据简单描述信息尝试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尝试反思评价”的过程。 3.科学态度:养成探究身边植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观察和探究到的事实,能尝试用不同方法探究水对植物的影响,乐于与同学分享信息和结论。 4.科学、技术、社会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11.植物和水,教学设计,青岛,年级,上册,科学,植物,以及,教学,设计
植物和水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 很高兴能有这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我是来自,我说的是第11课植物和水,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是十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1课植物和水是植物与环境单元的最后一课,前面田老师已经进了单元分析,在这里不再赘述。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土壤与动植物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其中,第9课通过种大蒜让学生知道了植物生长需要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11.植物和水,植物和水说课稿
植物和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和水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植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三课时。在了解植物生长和阳光关系的基础上,本节课从分析玉米分别在干旱和湿润环境中生长的情况入手,探究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探究知道植物需要水维持生存和生长,了解人们生活中如何利用植物与水的关系服务于生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搜集同一种植
植物和水,青岛,年级,上册,科学,11.,植物,教学,设计
探究昆虫的奥秘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探究昆虫的奥秘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昆虫的第三课时。通过生活经验、课外阅读、幼儿园有趣的昆虫、本单元前两课庞大的“家族”养昆虫等学习活动,学生已经了解部分昆虫的存在及颜色、形态、食物等,因此对学生来讲昆虫是一种非常熟悉的动物。本课带领学生寻找可以探究的昆虫问题,尝试设计实验证明一些问题,如昆虫的食性偏好、生长条件偏好、如何传递信息等。对四年级学生而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1.,探究,昆虫,奥秘,教案
11、喜鹊筑巢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喜鹊筑巢所需要的材料及巢的结构。 2.能列举其他鸟类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科学探究 1.能根据生活中见到的喜鹊筑巢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寻找鸟巢的简单计划。 3.能利用望远镜、卷尺等工具观察、测量并收集有关喜鹊巢的信息。 4.能根据调查、观察的结果,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得出动物筑巢依赖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1,喜鹊筑巢,教学设计,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1,喜鹊,筑巢,教学,设计
2017-2018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a037,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人教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精品教案——第11课,古代日本,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精品,教案,11,古代,日本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识记大和政权统一日本,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日本的影响,了解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出现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 难点:武士和武士集团 【自主探究】 知识点1 6世纪前的日本 1、百国时代: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30多个曾与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他们都是经由朝鲜半岛来到中国。 2
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精品学案——第11课,古代日本,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精品,11,古代,日本
第11课 填充颜色 一、教材分析 “填充颜色”一课是画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属于信息加工与表达模块教学范畴。本课是对前面画图知识的延伸,同时又为学习后面画图程序中其他工具的使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画图界面,知道了每个工具的名称,会打开画图程序,会保存图像文件,会调整画布大小,会用刷子、铅笔等工具画出简单的图形,更会使用“撤销命令”。根据学生的掌握
填充颜色,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1,填充,颜色,教学,设计
11.,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导体和绝缘体,活动准备,铜线,铝丝,铁丝,木筷,橡皮筋,塑料棒,学生准备:,教师准备:导线、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开关等。,活动过程,活动一:,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总结:,一般情况下,像铜、铁、铝这样的材料更容易导电,属于导体,像干木头、塑料、玻璃这样的材料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活动过程,你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导体和绝缘体,青岛,四年级,上册,科学,11.,导体,绝缘体,教学,课件
11.日晷,青岛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活动过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才能知道时间的呢?,现在人们知道时间的方法可太多了,手表、手机,日晷,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晷针,晷面 (上有刻度),底座,活动过程,日晷由底座、晷面、晷针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倾斜,与地平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 日晷的计时科学道理是人们根据晷针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变化而计时的。,活动过程,,活动过
日晷,青岛,三年级,上册,科学,11,教学,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上,,说课主要内容,11.植物与水,东营市实验小学 曹丽红,,一、教材分析单元构成,11.植物与水,东营市实验小学 曹丽红,,一、教材分析单元基础,11.植物与水,东营市实验小学 曹丽红,,一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单元内容,11.植物与水,东营市实验小学 曹丽红,,,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水,,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教材分析课标依据,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11.植物和水,说课课件,青岛,年级,上册,科学,11.,植物,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上,【课标要求】,教学引入,种植大蒜时,只用水可以,只用土可以吗?,,【课标要求】,交流分析,1.小组交流,每组选择一组体现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最好的图片用磁铁贴到黑板上。,,2. 按照生长环境的不同,给黑板上的图片分类。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交流分析,:按照生长环境的不同,给图片分类,水适量,,提出问题,【课标要求】,设计实验:,,如果不给植物浇水,植物会怎样?,1,2,S,3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11.植物和水,植物和水教学课件
11.植物和水,青岛版小学(科学) 二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搜集同一种植物分别在干旱和湿润环境中生长的图片。,活动过程,活动一:水对植物的生长有哪些影响?,干旱环境:,干旱环境中,玉米体内水分缺失,叶尖端或叶缘逐渐干枯,导致玉米死亡。,洪涝环境:,洪涝环境中,土壤严重缺氧,养分流失,导致玉米倒伏、枯死。,活动过程,浇适量水:,适量水的环境中,植物会长高、长大,此时的
植物和水,青岛,年级,上册,科学,11.,植物,教学,课件
11 探索昆虫的奥秘,莴苣叶能代替桑叶吗?,证明方法?,怎样证明 怎样设计实验,做实验,请你来判一判,轩轩(1个饲养盒,前十天桑叶,后十天莴笋叶) 晨晨(2个饲养盒,分别装1条蚕宝宝),哪个实验方案更合理? 为什么?,设计实验,蚕宝宝喜欢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 研究的问题: 实验:A组: B组: 实验现象: 我们的发现:,,小组活动: 选择一个你想了解的实验研究问题 设计一个属于你们组的实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1.,探索,昆虫,奥秘,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