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名称。 2、能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重点: 1、能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初步感知科学探究需要指定的计划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教材选取的是一个生活场景:一个小朋友在家门口像另外一个小朋友介绍:“我家的鸡、狗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7,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7,身边,动物,教学,设计
6 观察蒲公英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植物”是生命科学领域的起始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植物无处不在,让学生学会关爱植物、关注每一个生命体,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整体性统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本课是“植物”单元的最后一课,与上一课是一般到特殊的关系。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运用感官、借助观察工具,以蒲公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6,观察蒲公英,教学设计,反思,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6,观察,蒲公英,教学,设计
14 科学擂台贴画大比拼 科学知识:能说出制作贴画的方法。 科学探究: 1、 能按照任务的要求,选择具体的制作内容。 2、 能根据选择的制作内容进行设计并进行材料准备。 3、 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描述,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经验。 4、 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客观评价。 科学态度: 1、 愿意动手制作贴画,对自己成功完成作品表现出兴趣和信心。 2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4,科学擂台——贴画大比拼,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4,擂台,贴画,比拼
4 身边的植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想了解与植物有关的事情。 科学知识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顔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重点难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4,身边的植物,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4,身边,植物,教学,设计
观察金鱼教学设计 【背景和教材分析】 本课应该是在学生学习了观察陆生动物之后进行教学的,但由于时间原因。本课将以鱼为对象,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这不仅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还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指向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观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9,观察金鱼,教学设计,活动记录,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9,观察,金鱼,教学,设计,活动,记录
13 常见材料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技术素养,但对技术的了解还是处于知道不多的境地。本节课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讲解,是学生将平时生活中的经验和教材只是相结合,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材料的特性、用途以及材料选用的原则。 2、通过观察实物、分析案例、参与讨论了解各种常见材料。 3、认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选择材料非常重要,同时通过学习增强环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3,常见材料,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3,常见,材料,教学,设计
3 放大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 2、能正确使用放大镜并描述观察结果。 3、能对放大镜产生浓烈的兴趣,了解工具是我们学校科 学的好帮手。 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难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教学准备: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带有花纹的布条、树 叶小花、布条、报纸、小字的书、指纹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3,放大镜,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3,教学,设计
第11课 认识物体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物质科学领域的起始课。教材中设计了“观察物体”这个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活动继续训练学生利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方法,利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通过比较、分析,知道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方面的不同。 二、教学背景: 在前3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能熟练地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特征。物体无处不在,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1,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1,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1 走进科学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本课是一年级第一次科学课,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对科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本节课引领学生走近科学。 教学目标:能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能提出科学感兴趣的话题。 能对吹纸片的结果进行假设。 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与他人分享交流。 教学重难点:对纸片结构进行假设,并验证结论。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我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走进科学,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走进,教学,设计
8 认识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动物都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科学探究 、能利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 、能简单归纳出动物的某些特征。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怀结论,并和同学讨论与交流。 、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能对观察动物表现出浓厚兴趣。 、能实事求是、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8,认识动物,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8,认识,动物,教学,设计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能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物体分类。 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一交流。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2,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12,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2 我的感官 教学设计 【课题】:我的感官 【课型】:新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橘子”和“盒子里有什么”等活动,让学生学习运用感官器官来认识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掌握感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2、科学探究目标:能对感官有哪些和它们的作用进行探究。 3、科学态度目标:学会合作分享,培养探究兴趣,追求创新,实事求是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2,我的感官,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2,感官,教学,设计
10 动物的感官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了解动物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4.在认识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时候,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知道动物通过感官感知周围环境 教学难点 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10,动物的感官,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10,动物,感官,教学,设计
、认识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周围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 、能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能初步感知科学探究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能利用多种感官和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怀结论,并和同学讨论与交流。 、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能对常见花草树木的外部形态及用途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实事求是、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5,认识植物,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5,认识,植物,教学,设计
9 观察金鱼 教材分析: 观察金鱼是小学科学冀教版一年级第三单元单元中的第三课,本课设计了观察金鱼结构、运动、吃食、呼吸四个环节,让学生了解金鱼的特征:需要食物、会呼吸、能运动 学情分析: 学生对金鱼的熟悉程度与家庭是否饲养金鱼有关,可是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却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对于本课的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进行探究,但是一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学科半学期,也只掌握了简单的观察方法,而本课观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9,观察金鱼,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观察,金鱼
第四课 身边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科学探究 1、初步感知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常见花草树木的外部形态及用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植物。 3、能从多个角度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4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4,身边的植物,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身边,植物
13常见材料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物体,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科学态度目标;能对身边的材料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科学活动“给废旧物品找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能通过观察物体,辨别物体的材料。 三、教学难点:通过科学活动发现有些物体是由多种材料构成制成的。 四、教学准备: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3,常见材料,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3,常见,材料
8 认识动物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动物都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2.能利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简单归纳描述动物的某些特征。 3.能对观察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归纳出动物都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激兴趣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去哪玩?用简练的一句话说给同学。 师:国庆的时候,老师去了动物园,看到了许多的动物,今天我就把它们介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8,认识动物,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认识,动物
放大镜 教学目标 1、知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写同学讨论、交流放大镜的用途,能说出放大镜的用途。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准备: 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大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3.,放大镜,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课 我的感官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官的作用。 科学态度 1、能对用感官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朮、社会与环境(STSE) 了解人的感官是我们学习科学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我的感官,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