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怎样描述运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参照物的选取。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怎样描述运动,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怎样,描述,运动
10.4飞出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人对与走宇宙的认识过程;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 了解人类如何飞出地球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观察图片和动手做实验,了解人类对宇宙结构的探索历程,培养同学们探究科学的能力,学习科学家们探索自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我国载人航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探索兴趣,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准备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4飞出地球,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4,飞出,地球
8.1认识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关系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在实验中学习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有关压强的现象,乐于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观看多媒体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认识压强,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认识,压强
6.1 怎样认识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对身边常见事例的分析来认识力,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1怎样认识力,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1,怎样,认识
点击新材料教学设计 1、 教材简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四种典型新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隐性材料)的一些特点及其应用,通过新材料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新材料是21世纪高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柱,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种由浅到深的递进,且生活和社会紧密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点击新材料,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5,点击,新材料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2)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2)知道怎样操作照相机,学会相应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7,眼睛,光学仪器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 (2)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物体的质量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对于物体的质量,学生已有一定得日常生活常识,已初步掌握了质量单位的换算,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展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分析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1,物体的质量,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1,物体,质量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课题: 希望你喜爱物理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点: 难点: 关键: 能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 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 学情分析 1、 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视频等去调动学生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希望,喜爱
2013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黄河水 B岸边的高楼 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水中的倒影
2013,兰州市,初中,物理,中考,试题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电子版全册电子教参,新人,初中,物理,年级,下册,教师,电子版,电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师用书电子版全册电子教参,新人,初中,物理,九年级,一册,教师,电子版,电子
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物理,沪粤版,试题,初二
教师用书,苏科版,初中,物理,教师,年级,下册,电子书,电子,课本
教师用书,苏科版,初中,物理,教师,年级,下册,电子书,电子,课本
苏科版,初中,物理,年级,下册,电子书,电子,课本
苏科版,初中,物理,年级,下册,电子书,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