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2节 核能 课题 21.2 核能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2. 了解核能的优点,还要知道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图画,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 重点 核聚变、核裂变。 教学 难点 核聚变、核裂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2.2,核能,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2.2,教案,表格
第3节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课题 第3节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电磁铁,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3能说明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和观察电磁继电器,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会说明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工作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3,电磁,继电器,教案,表格
20.4 电动机 课题 20.4 电动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磁场能使通电线圈转动,了解换向器的工作原理。 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操作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线圈转起来”,体验在克服种种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4,电动机,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4,教案,表格
20.5.磁生电 课题 20.5磁生电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的能量转化。 3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能区别交流与直流。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磁生电条件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5,磁生电,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5,教案,表格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课题 18.1 电能 电功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kWh) 2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 3会计算电功。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电能表的各项参数,会使用电能表测某段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8.1,电能,电功,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8.1,教案,表格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课题 18.1家庭电路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家庭电路和教室里的实际电路,能简单描述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揭开“电”神秘的面纱,激发学生探究电的欲望,领略电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素养。 教学 重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 教学 难点 家庭电路各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9.1,家庭电路,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9.1,家庭,电路,教案,表格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课题 20.1 磁现象磁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重要应用。 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磁体对铁屑的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经历实验观察、总结类比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20.1,现象,教案,表格
第3节 安全用电 课题 18.3安全用电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记住安全电压数值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压值,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 3.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懂得触电的急救方法。 4.了解安全用电原则,通过了解避雷针,明确防雷是为了安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并具有安全用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9.3,安全用电,教案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9.3,安全,用电,教案,表格
人教版 八年级 第四章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数量比较大,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大,给统一教学带来了难度。而且,学生学习物理时间不长,学习方法还很稚嫩,特别是观察能力还很不足。尽管生活中有一些例子,但是对于物理现象积累的不多;尽管对物理有兴趣,只停留在表面上。对实验有兴趣,但是只是停留在热闹上。对于这种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出本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
升华,以及,凝华,教学,设计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设计 课题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 学 目 标 知识 1、 知道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弹性等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物理属性有多样性。 2、 会根据物理属性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钉锤、香蕉、铁钉、弹簧、气球、玻璃板、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筷子、石蜡、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等。 能力 学会交流与讨论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5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5,物质,属性
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奇妙的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现象、学会观察生活和提出科学问题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引言,奇妙,现象
课题: 希望你喜爱物理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3、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点: 难点: 关键: 能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 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 否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维。 学情分析 1、 本节是第一堂物理课,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没有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实验、现象、视频等去调动学生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希望,喜爱
第12课 声波测距避障碍 【教学目标】 能用所需材料组装小车模型; 能通过程序实现小车的自动避障功能 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作用及小车避障的原理,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所需材料组装小车模型 【教学难点】通过程序实现小车的自动避障功能 【教具准备】 计算机。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在驾驶汽车时,首先靠眼睛识别前方的障碍物,然后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从而作出
小学第3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2课,声波测距避障碍,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2,声波,测距,障碍,泰山
第12课 声波测距避障碍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超声波传感器,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作用。 2、 能够搭建校车模型,了解小车避障的原理。 3、 能够通过Scraino软件编写程序,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小车的自动避障功能。 【教学重点】 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作用,编写Scraino软件程序,实现小车避障。 【教学难点】 利用Scraino软件编写程序,实现小车避障。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
泰山,第三,信息技术,12,声波,测距,障碍,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多种平衡凳游戏,发展幼儿的灵敏、力量和速度,同时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力、思考力和创想能力。 活动准备 平衡凳10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坐成一行,面对教师,玩抢位游戏。 1、 当听到哨声后,幼儿快...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学:,抢位、过障碍教案,幼儿园,中班,体育,教学,障碍,教案
广东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 五年级 上册,侧面,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管,可调电阻,探测指示灯,红外避障,判断发现障碍物,继续前行,躲避,是,否,上节回顾,永久循环,
粤教版,第三,信息技术,第五,自动,躲避,障碍,机器人,第二,课时,课件
第五节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物质的物理属性 比较物质的硬度,,,知识点,物质的物理属性,,知1讲,1,1. 常见的物理属性有密度、熔点、硬度、导热性、导电性、透光性、磁性、延展性、弹性等。 (1)透光性:透明物质的透光性能. (2)导热性:物质传导热的能力. (3)导电性: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 (4)磁
物质的物理属性,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5,物质,属性,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