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机械效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指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2、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是、额外功、总功。 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 4、会利用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过举例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 2、通过讨论,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4,机械效率,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4
滑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 知道滑轮的作用 3、 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 【自主学习】 1、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思考: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 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用吗? 【实验探究1】 明确定义:绳子末端的拉力:______ 物体的重力:______ 动滑轮的重力:______ 物体提升的高度:________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滑轮,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2
第十一章 11.5节改变世界的机械教案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轴省力和做功情况。 2.了解机械发展史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轮轴能省力及做功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机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机械的发展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知道轮轴能省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5,改变世界的机械,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5,改变,世界,机械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沉与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沉浮条件 (2) 利用沉浮条件解释潜水艇、轮船、孔明灯等原理。 (3) 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沉浮条件的过程。 (2) 通过做孔明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沉浮条件及应用,让学生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4,沉与浮,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4
课题 力 教学目标 1、 知道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知道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3、 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4、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变形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 重点 在给出已知力的情况下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识从而形成对力的清晰认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热身 教师由此导入掰手腕比的是什么呢? 探究新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
课题 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3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2,认识浮力,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2,认识,浮力
课题 重力 教案 设 计 思 想 通过对实验与各种现象的分析,创设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类比联想。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设计、操作、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课上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 渗透简化分析对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4,重力,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4
课 题 杠杆 三维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 (2)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理解阻力臂、动力臂。 教学准备 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 教学程序(主备) 集体研讨 个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1,杠杆,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1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能总结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3能利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流体,运动
第三节功功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 3能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什么是功率,并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 4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 5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3,功率,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理论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重点: 实验猜想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3,科学,探究,浮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