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平衡(沪科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通过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
力的平衡,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平衡,力的平衡教案,老师,福建,市级优课
课时作业(十九) 怎样描述力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向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A.作用点 B.方向 C.作用时间 D.大小 2.(2012绍兴中考)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6.2,怎样描述力,同步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沪科版八,年级,一册,物理,6.2,怎样,描述,同步,课时,练习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 (二十一) 来自地球的力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弓箭是古代战争的主要武器,将箭射出后,箭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此时箭的受力情况是() A.受到弓施加的弹力 B.仅受地球施加的重力 C.既受弹力,又受重力 D.既不受弹力,也不受重力 2.下列物体中,物重约为10N的是() A.一头牛 B.一盒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6.4,来自地球的力,同步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沪科版八,年级,一册,物理,6.4,来自,地球,同步,课时,练习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十八) 力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2.如图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没有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3.(2012海南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6.1,同步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沪科版八,年级,一册,物理,6.1,同步,课时,练习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二十二) 科学探究:摩擦力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中,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湿滑的体表 B.人手指上的指纹 C.鸭趾间的蹼 D.猫足上的肉垫 2.(2012岳阳中考)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6.5,科学探究:摩擦力,同步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沪科版八,年级,一册,物理,6.5,科学,探究,摩擦力,同步,课时,练习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二十)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2012大田中考)如图所示,图中事例不存在弹力的是() 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3.测量一个大约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同步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沪科版八,年级,一册,物理,6.3,弹力,弹簧,测力计,同步,课时,练习题,答案,解析
走进神奇,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走进神奇公开课,走进神奇教案,走进神奇课件
快与慢,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快与慢公开课视频,快与慢教案,快与慢课件
光的色散,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光的色散公开课视频,光的色散教案,光的色散课件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凸透镜成像公开课视频,凸透镜成像教案,凸透镜成像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