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理活动课上,小辉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小辉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沿...
中考,地理,知识点,突破,专题,地球,地球仪,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位于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理课程标准对此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比较归纳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特点,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拿着地球仪,观察经纬线的特点,发现且归纳经纬度的划分,以及经纬网的定位方法。 地球和地球仪是进行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其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及经纬网确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地球仪,教学,反思
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教材P2628)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2.知道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3.知道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人类,认识,地球,运动,历史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运动与设计同步练习 1、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 ,有时是 。 答案有利的|有害的 解析解答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 分析本题考查摩擦力对我们的影响。 2、在工作...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运动,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同步练习 1、由于摩擦,物体会受到一个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 答案摩擦力 解析解答由于摩擦,物体会受到一个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分析本题考...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运动,摩擦力
1.地球宇宙的奇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环境与我们单元的第1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等形式,了解地球为我们提供的生存环境,感知地球是一个独特的星球,是宇宙的奇迹。以“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问题的讨论聚焦话题,让学生列举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通过绘图梳理地球为我们提供的生存条件,了解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
地球——宇宙的奇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3.1,地球,宇宙,奇迹,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节地球会公转吗同步训练 一、判断题 1、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 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训练,地球,公转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证明地球在自转同步训练 一、判断题 1、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 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傅科曾做过一个神奇的实验,摆摆动起来,随...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训练,证明,地球,自转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同步练习 1、我国地形主要有 、 、 、 、 。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 。 答案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训练,地球表面,地形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盖天说,浑天说,地球究竟是如何运动的?,,方法:对比阅读两种学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要求: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关键信息。 思考:两种理论模型的科学证据有哪些。 总结:地球真实的运动状态。,,,阅读要求,克罗狄斯托勒密,“地心说”示意图,【点击图片观看视频】,尼古拉哥白尼,“日心说”示意图,【点击图片观看视频】,比较阅读,,,,,,,,探索二:再次做模拟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ppt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人类,认识,地球,运动,历史,课件,ppt,教学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 人类认识地球 运动的历史,上古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和运动方式有以下几种假说:,1、“浑天说”,2、“盖地说”,3、“天圆地方说”,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很多种可能。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历史上人们对地球运动有哪些看法呢?,阅读史料、总结,我的课堂活动记录单,,,,,,,小结:,地球绕地轴自转,周期是24小时,并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即公转,周期是1
2021新版教科版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课件教学,2021,新版,教科版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历史,课件,教学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2.身体的运动,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它们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呢?,一、聚焦,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学,身体,运动,课件
,,,,,,第四单元,2.身体的运动,,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科学聚焦,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它们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呢?,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科学探索,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 观察在
身体的运动,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4.2,身体,运动,教学,PPT
,,,,,,第二单元,1.地球的表面,,,,目 录,,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1.观察世界地形图,从整体了解 地球表面的样子。,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但每块陆地又有不同的地形特点。地球表面,除了前概念当中一般认识的岩土环境,还包括人类圈、水圈等复杂的环境系统。,,2.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 解我
地球的表面,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2.1,地球,表面,教学,PPT
,,,,,,第一单元,2.地球的结构,,授粉后的凤仙花慢慢凋谢,逐渐形成了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果实对植物来说有什么用呢?,科学聚焦,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科学探索,1.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核:充满了炽热的岩浆。,地壳:固体岩石构成了地球的最外 层,大陆的地壳要比海洋的 厚。,地幔:地壳下面的岩层。由于高温高 压的作用,这一层的岩石能移 动
地球的结构,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2.2,地球,结构,教学,PPT
1.地球的表面,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聚焦,二、探索,活动一 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高低不平,复杂多样,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可以划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地理单元。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海陆分布是不均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学2-1地球的表面,-课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学,地球,表面,课件
2.地球的结构,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一、聚焦,地球内部的结构与我们看到的地球表面是完全不同的。,二、探索,活动一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一起合称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学,地球,结构,课件
证明地球在自转,科学教科版 五年级下,新知导入,哥白尼认为地球在自转。可人们一开始就对这一观点表示怀疑。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哥白尼认为地球在自转的理由是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这时他的一种思维推断,没有足够的证据叫人相信,而且也没有人观察到地球在自转。,新知导入,可前人是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现在,我们能观测到地球在自转吗?,人造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证明,地球,自转,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