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1节电是什么一,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2知道电荷有两种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4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5了解电现象的应用与
沪科版九上物理14.1,电是什么,教案,沪科版九上,物理,14.1,是什么
第一节 电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4章第一节,电是什么,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一册,物理,14,第一节,是什么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声、光、热、力、电、磁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现象,本章是在“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热现象”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让学生接触有关“电现象”的初步知识本章教学内容,就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学习电是什么、让电灯发光,学习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学习测量电压. 本章共分5节: 1.第1节“电是什么”,主要讲述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两种电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4章第一节,电是什么,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九年级,一册,物理,14,第一节,是什么,教案,教学,反思
附表3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电是什么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沪科版 章节 第13章第一节 学时 1课时 年级 初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二)能力目标: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电是什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4.1,是什么,教案,老师,黑龙江,省级
14.1 电是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从摩擦起电的现象中,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 2、 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能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验电器,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 4、能通过“试一试”归纳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过程与方法: 1.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2.对探究的方向和可
电是什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4.1,是什么,教案,老师,安徽,部级
沪科版14.1电是什么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十四章第一节: 电是什么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是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本章是整个电学的基础,而这一节又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学生学习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电学部分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积累。本节课内容包括了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设计实验探究电荷的种类,自主研究学习验电器,分析解决生活中静电的利弊等。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
电是什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4.1,是什么,教案,老师,重庆,部级
1、 视频引入别拿静电不当电 师:生活离不开电,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离开电会非常的不方便,通过电线、电池获得的电我们都比较熟悉。那么还有一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你注意过吗?我们来看一个小视频 生:观看视频 2、 举例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师:视频中的小男孩通过什么方式使自己带电?你在生活中见过摩擦起电的现象吗?谁来和我们分享下你的体验? 生:举例 3、 实验: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 (1) 学生实验 师:同
电是什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4.1,是什么,教案,老师,山东,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