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符号是I。知道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知道电源外部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知道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会进行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单位换算。 4.了解一些觉的用电器的电流值。 5.知道电流表的作用、符号,能够辨认表盘量程和最小值的分度值,准确读数。 6.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
电流,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1.4,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电流教案 教学目标: 1、电流的效应、电流的定义; 2、电流的符号和单位; 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4、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学难点: (1)电流表的读数。 (2)正确连接含电流表的串、并联电路。 教学内容: 一、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着的,电流的强弱可以间接地通过其他手段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各种效应(包括光效应
电流,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1.4,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编号: 教学设计格式 课题名称 9.4.2电流的测量 学科 物理 年级 初三 职称 中二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是是初中阶段学习仪器使用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节课教学过程以学生自学、展示穿插,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指导、引导。以实验为重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动手连接电路、连入电流表、读数,在实践中学习。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节
电流,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1.4,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第十一章 第四节 电流(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设计的教学内容。已经学习了串、并联电路的识别,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符号、单位及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基础知识,所以这节课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顺理成章。本课时是学生探究实验课。体现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将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
电流,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1.4,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4. 电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符号是I。知道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知道电源外部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知道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会进行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单位换算。 4、了解一些觉的用电器的电流值。 5、知道电流表的作用、符号,能够辨认表盘量程和最小值的分度值。 6、能够独立操作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电流,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1.4,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电流 学 科 物理 课 题 电流 教学 内容 分析 电流是在电荷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课程,是从静电到动电的过度的课程。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对电学有了了解,但是电学知识较少,是起步阶段。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情感、
电流,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1.4,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一、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电功率的定义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W/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
沪科版,九年级,一册,物理,第十六,电流,做功,电功率,知识点
课时作业(二十一) 电流做功的快慢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一台电风扇的电功率是60 W,它表示() A.1 s内消耗60 W的电能 B.1 s有60 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1 s内消耗的电能是60 J D.电流在1 s内消耗的电能是60 W/s 2.下列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功率最大的是() A.空调B.电扇C.电视机D.手电筒 3.(2
沪科版,九年级,一册,物理,同步,课时,练习题,16.2,电流,做功,快慢,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二十) 电流做功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电功单位的是() A.安培B.伏特C.焦耳D.欧姆 2.(2012湘潭中考)下列家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微波炉B.电熨斗C.电风扇D.电视机 3.甲、乙两用电器并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上,在相等时间内,电流通过甲所做的功比乙的多,说明() A.通过甲的
沪科版,九年级,一册,物理,同步,课时,练习题,16.1,电流,做功,答案,解析
16-2电流做功的快慢 教材分析 电流做功的快慢是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功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又为本章第三节“测量电功率”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 “电流做功的快慢”由8年级所学过的机械功率的知识来定义电功率。再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电功率的表达式。接着介绍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电流做功的快慢,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6.2,电流,做功,快慢,教案,老师,重庆,省级
单元综合检测 (第十六章)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下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 W的是() 2.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这是因为 () A.灯丝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大 B.灯丝电阻变大,实际功率变大 C.灯丝电阻变大,实际功率变小 D.灯丝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 3.(2012凉山中考)两个电阻R
九年级,物理,电流,做功,电功率,测试,答案
第一节 电流做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kWh)。 2、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电能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初步的综合能力。 2、通过电能表的应用,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充分认识电能的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6章第一节,电流做功,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一册,物理,16,第一节,电流,做功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电流、电功与电功率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具有综合性强、定量规律多、探究内容多等特点.本章内容包括电功和电能、电功的测量、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电流的热效应等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内容和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章共分4节: 1.第1节“电流做功”,本节先从生活中电灯、电视、电扇等消耗电能的事例来引入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16章第一节,电流做功,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九年级,一册,物理,16,第一节,电流,做功,教案,教学,反思
16.1 电流做功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电流做功 课时 (两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上海科技出版社 第十六单元 第一节11811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流可以做功及电功的定义。 (2)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及消耗的电能、转化的其他形式能与电流做功的关系。 (3)掌握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控
电流做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6.1,电流,做功,教案,老师,重庆,部级
第一节 电流做功 理论指导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能简单描述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认识电流做功的相关因素。 3、会读家用电能表,能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内容分析 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电功公式是电学必须掌握的公式之一,又是第十六章的开首篇,后面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电功公式导出。所以本节在初中物理知识
电流做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6.1,电流,做功,教案,老师,安徽,省级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一节 电流做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能的转化角度认识电能,能描述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认识电流做功的相关因素;会利用电功的计算W=UIt进行简单计算和知道电功的单位。 3.会读家用电能表、会计算电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流作功的相关因素。 2.会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
电流做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6.1,电流,做功,教案,老师,福建,省级
1 / 6 电 功 【设计思路】 电功是继电流、电阻、电压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体验的深化和具体化,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 究的各个环节,同时为本章“电功率”的学习打下基础,为电学的综合 计算及应用作好铺垫,对学生今后理解电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信 息技术与课程全面融合。 【教学流程】 一、学习目
电流做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6.1,电流,做功,教案,老师,河南,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