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科学素养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内容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材版本 沪科版 教学课时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培养学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密度,知识,应用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色散,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色散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5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5,科学,探究,摩擦力
年级 八年级 学 科 物理 教 师 时间 课 型 新授 课题 第三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常见有关折射现象的观察认识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不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体会对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全过程的体验,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3、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激情 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 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及对探究过程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光的折射,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3,折射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样描述力这一节能深化对力的认识,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必需的预备性知识。本节学习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力的示意图。本节内容是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例中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然后,从量度力的大小出发,引出和介绍力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2怎样描述力,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2,怎样,描述
课题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2.通过观察实验,经历“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过程 3.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收获的快乐 4.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 方法 情景引入、互动导学、自主探究、实验、归纳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光的反射,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反射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熔化与凝固,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2,熔化,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7-20章)教案(全册共62页) 17.1 磁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磁在日常生活、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2了解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极和磁化的概念。 4了解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并初步认识地磁场;知道磁感线,会画常见的磁感线。 教学重点 了解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的相互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14.5 测量电压 【教材分析】 由于电压的测量在本章节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对于刚接触电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只要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就可以了。对于电压的定义、单位伏特的物理意义不要涉及过深,因为难度过深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材中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生动、形象,容易被学生接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电压的作用,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学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4.5测量电压,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4.5,测量,电压
第3节 测量电功率 教案(沪科版) 课题 测量电功率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能够正确连接实验电路,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能够说出误差的来源和减少误差的方法。 2.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能够说出相应概念,能够说出电器上标注的哪个是额定电压,哪个是额定功率。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测量和观察灯泡的明暗程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6.3,测量电功率,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6.3,测量,电功率
第十六章 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4、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6.2,电流做功的快慢,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6.2,电流,做功,快慢
15.2 探 究 欧 姆 定 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认识 2.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养成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2通过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5.5家庭用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式。 2、知道总电流过大的原因、危害。 3、知道怎样家庭电路的保护。 4、知道安全用电常识。 教具:家庭电路演示板、测电表、电能表 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式、作用、安全用电的要求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设计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种实用的电路家用电路,请大家观察课本插图结合家里面的实际电路,想一想,家庭电路一般由哪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5.5家庭用电,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5.5,家庭,用电
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知道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2. 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 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 使用方法。 活动一:看视频我们学会。 1、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5.3“伏安法”测电阻,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5.3,伏安,电阻
2013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黄河水 B岸边的高楼 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水中的倒影
2013,兰州市,初中,物理,中考,试题
19.3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了解现代电信网络,知道光纤是光载信息传递的有效形式。,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可以交流各种信息的大容量、高速度的通信网络。 现代通信网络由光纤通信(激光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和因特网(网络通信)组成,实现了信息的大容量、高速度传输,形成了“信息高速公路”。,什么是“信息高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9.3,踏上信息高速公路,课件,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9.3,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苏科版,初中,物理,年级,下册,电子书,电子,课本
苏科版,初中,物理,年级,下册,电子书,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