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密度这一节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密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表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结
密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得意”之处 1.整个课堂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展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入手,例如现实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现象,温度计的使用和体温计的构造等知识都是自己生活中活生生的情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 2.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重
温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反思
5.1透镜说课 一、设计理念: 透镜一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
透镜,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说课稿
光的反射教学反思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继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学规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如何上好这节课,这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学用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了详细要求。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课堂上学生实验的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改进
光的反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反射,教学,反思
密度教学反思 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1、 总的教学思路:通过情景创设导入新课的学习,然后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自主的进行情景创设,师生共同运用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定义、公式、单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调动学生思考
密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反思
质 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是初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的第一节,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
质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说课稿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教学重点: 1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第1节,质量,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第1节,透镜,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球面镜的应用. 教学用具 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成像
第2节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第2节,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欧姆定律) 一、填空题 1如图13,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是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A,电阻R2=15,则电源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2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和小灯泡L的UI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若将电阻R与小灯泡L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为V 3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七,欧姆定律,测试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单元检测题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如图1所示,能正确地测出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 A B C D 图1 2. 如图2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图中有一条导线接错了,接错的导线是( ) 图2 A.导线1 B.导线2 C.导线3
电压 电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六,电压,电阻,单元,检测
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 A金属原子间有空隙 B油分子被压小了 C油分子之间有引力 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 B饮料放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练习题,20,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