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用具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做法边示范边讲解.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学生分组实验以上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师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生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4.应用知识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探究点二 平面镜成像原理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利用教材图2.32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师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生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老师提出启发问题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师生共同分析得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2.32随即指出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紧接着教师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镜的国家之一.远古时期,人们就会利用平静的水面来作镜子来梳妆打扮.人们还利用水镜来美化环境.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平静的水面造成的“倒像”,使花桥显得更加美丽,使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我国大约在四千年前的夏王时代,就有了铜镜.在战国时代,铜镜盛行,制作精美,但是,多是贵族妇女才能使用.近代发展了利用玻璃制成平面镜,才能在民间普遍使用了.思考题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探究点三 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师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图乙 潜水艇上的潜望镜 图甲 潜望镜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探究点四 凸面镜和凹面镜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2.球面镜的分类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a.凹面镜的性质演示实验1用氦氖激光器平行射向凹面镜.现象反射光会聚在一点上.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师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生我们猜想光应平行射出.师我们不能靠猜测来下结论,我们还是用实验验证一下.演示实验2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现象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成平行光.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b.凹面镜的应用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a.演示实验3用氦氖激光器演示平行光入射凸面镜.现象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发散.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b.让学生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师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生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c.相同口径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哪个视野大三、板书设计第3节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三、球面镜1.定义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2.分类凹面镜、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四、教学反思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对平面镜提出了许多教师想不到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小镜子能照出很大的像摩托车旁的镜是不是平面镜课堂上说实话老师有些紧张,总担心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教师的智慧和灵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以为学生只能描述如何探究自己的猜想,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并不满足于口头表述,说“老师我想边做边表述,行吗”我赶紧让他上台表述,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之后还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先将两只手电筒放在等距离的地方,看看像是否在我猜想的那个位置。”(逆向思维太好了)场面令我感动。实验结论的描述时,也有同学大胆质疑我找到像的位置了,可是为什么像总会更高或更低些我动一动玻璃板后,有时又能用不亮的手电筒接到像呢这位同学对实验的评估,我在自制教具时并没有考虑垂直问题(因为玻璃板事先有要求做成垂直支架),这一来倒在课堂上让学生给解决了,这让我深信学生的细致可以超出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