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磁现象 课题 14.7 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电磁感应现象”“动圈式话筒”“发电机”三部分内容构成,是在电生磁的基础上,探究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根据这个发现,发明了发电机,促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因此,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磁场、电路等基本知识,也已经有了一些探究经验(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解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4.7,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七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说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的转化。 2、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 3通过电磁感应教学,增强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 电磁感应 (四)教具 电磁感应演示仪器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先回顾奥斯特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4.7,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20.5磁生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3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的学习,掌握从多种因素中找出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信息,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4.7,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探究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3.了解动圈式话筒的结构和原理。 4.知道交流电及我国照明电路交流电的频率,能区分交流电和直流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体会电和磁的联系。 2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重点难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4.7,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14.7 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1学时 教学思路: 电磁感应现象是本章的一个重点知识,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找到“磁生电”的条件 ,这一知识的学习也为发电机、动圈式话筒、交流电等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围绕磁生电的三个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展开;在教学过程上围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分析与论证展开,通过教学内容与实验探究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北师大,九年级,物理,14.7,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教案,师公,开课,作品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北师大,九年级,物理,探究,产生,发生,感应电流,条件,前提,教案,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