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哺乳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哺乳类动物有哪些,知道哺乳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懂得哺乳动物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2.通过实验,体验和探究哺乳动物脂肪的保温作用。 3.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了解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点】 1.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各种方式,体验哺乳动物的特点,了解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 2.通过实验探究,了
哺乳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教案设计
6.不同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物体运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 2.比较前进、后退、摆动、震动、绕圈、旋转、滚动等不同的运动形式,了解它们不同的特征。 3.选择合适的物品做一做摆动、滚动、旋转等运动方式。 4.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了解这些物体运动中包含了哪些运动形式。 【教学重点】 1.了解物体运动的轨迹,知道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
不同的运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6,不同,运动,教案设计
17.认识矿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矿物,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矿物会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学会采用在白纸上画线、放大镜观察、手电简照射、肉眼观察断口处的光泽、不同的硬物划刻矿物等不同的方法观察岩石中的矿物,描述矿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 了解矿物,并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观察矿物,描述矿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观察矿物,并科学、准确地描述矿物的特征。 【教
认识矿物,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5.17,认识,矿物,教案设计
7.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懂得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2.通过和同伴互测走路的速度,进一步体会速度的概念。 3.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懂得同一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冲击力也越大。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控制好速度,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运动的快慢,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7,运动,快慢,教案设计
5.运动与位置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 2.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知道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4.学会判断我们身边的物体是否在运动,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5.意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 懂得判断一个
运动与位置,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5,运动,位置,教案设计
8.力与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2.懂得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3.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懂得拉力越大,小车前进越快,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 4.通过实验,研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球的运动方向,懂得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5.继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力与运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8,运动,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共100页) 目录: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2 鱼类 3 鸟类 4 哺乳类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 5 运动与位置 6 不同的运动 7 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9 弹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单元 简单电路 12 点亮小灯泡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电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物 16 常见的岩石 17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00
水受热以后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三课。本课从认识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地安排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水、冰、水蒸气是否是同一种物质并比较异同点。第二部分,设计实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初步建立融化的概念,通过分析温度变化曲线图,认识冰融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第三部分,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情况。第四部分,创设生活情境,解释水烧
水受热以后,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受热,以后,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本单元四课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的。本课引领开启本单元的学习,对后面3课学习内容起概括作用。第一部分,认识温度计的作用。通过游戏导入,学生用手指感触并比较冷水、温水、热水的温度,引导学生认知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我们可以用温度计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第二部分,学习并使用温度计测量冷水、温水和热水的温度。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冷热,温度,教学,设计
太阳钟教学案例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的第4课。 本课由部分组成,首先是对上节课遗留问题的处理,进而引入今天的话题----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条件。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后,研究太阳照射下影子的的长短和方向随太阳位置变化而产生的变化规律。第二部分,太阳钟(日晷)的设计原理和分类。第三部分,用硬卡纸和指南针制作一个日晷,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日晷知识点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8、太阳钟,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太阳,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案例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的第3课。 本课共有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然后把重点放在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上,利用一些类比计算感受这个距离的遥远。第二部分是发现太阳高度在一日内的变化规律,引出太阳高度角的概念。第三部分是测量太阳高度角,发现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教材的设计是先从太阳的基础特征到具体特征的研究。 2、 学情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7、太阳,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太阳,教学,设计
地球教学案例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的第一课。 本课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从天圆地方到一些生活现象的分析猜测最后给出亚里士多德的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第二部分是思考古人的理论是否合理。思考一是在球面和平面上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情况,从感受生活现象中思考地球的形状。思考二是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三部分是阅读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地球,教学,设计
月球教学案例 (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的第二课。从教材内容上通过对月球更多秘密的探索,利用展示图片、模拟实验、观察记录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图片学习和模拟实验是学习天文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从多维度地去认识月球,掌握月球的基本信息。本课主要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了解月球上的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其形成原因。第二个活动是模拟月球的公转,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6.月球,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月球,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二课。本课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感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研究液体、气体和固体受热冷却后体积的变化,会解释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本课从认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开始,逐步深入地安排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将温度计放在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从而初步感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第二部分,通过设计实验感受液体、气体和固体在受
热胀冷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2.热胀冷缩 【课标落实】 1.本课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出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应用。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设计探究实验,研究物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并描述物质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发生的变化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热胀冷缩,教学设计,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1、懂得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并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有脊椎这一标准给动物分类。 2、引导学生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探究脊椎的特点,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找出一些动物的脊椎。 4、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62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征 三年级有学生年龄大都在9周岁左右,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与渴望,想了解身边的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教师教学计划 学科:科学 班级:二年级 姓名: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包括教学情况及期末考试情况)。 二年级共有两个班级,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大部分已具备爱学习,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有一定竞争意识;不少孩子思维敏捷,但缺乏想象能力;受年龄限制,个个虽活泼好动,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