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生与胎生 1、 教学目标 1、 知道不同动物繁殖方式不同 2、 了解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特点 3、 了解动物的其他特殊繁殖方式 2、 教学重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 1、 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及孵出小鸡的条件 2、 从不同角度比较卵生和胎生的特点 3、 教学准备来源:Zxxk.Com PPT课件、学生活动手册 4、 教学过程 (1)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一生
卵生与胎生,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8,卵生,胎生,教案
第一单元土壤和水 1.土壤用肉眼观察有沙粒、小石子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小树枝、小草等生物。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土壤颗粒。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实验:将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将湿润的土壤放入蒸发皿,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继续加热土壤,会闻到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检测卷 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1、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水、( )、空气、( )等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 2、随着科技的发展,遮风挡雨和温暖舒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 )、绿色成为人们对建筑的要求。 3、马铃薯发芽后产生( )的物质,因此发芽的马铃薯是不能食用的,但仍可用来( )后代。 4、人的一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答案
期终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题型 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实践拓展 总分 题号 一 (10) 二(20) 三 (20) 10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科学知识(30 分) (一)填空。(每空 3 分,共 15 分) 1. 水土流失与、地势坡度等有关。 2. 植物一生一般都要经过种子萌发、开花结果的过程
冀人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试题,答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 时间:40分钟 总分:60分 1、 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校园内的植物多种多样,有笔直挺拔的白杨,有花朵艳丽的月季,有郁郁葱葱的( ),种类繁多,( )。 2、街道两旁的大树可以存活数十年,路边的小草到( )便枯萎。 3、河流、( )、( )等是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 2、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来源:Zamp;xx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检测,答案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 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包括六个单元:土壤和水、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爱护身体、科技改变生活、我家的小菜园。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 时间:40分钟 总分:60分 1、 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 )、( )、微生物等组成。 2、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在渗水性、肥力和( )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来源:学科网ZXXK 3、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和场所,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检测,答案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一单元土壤和水 1土壤中生长着大树、小草,还生活着很多小动物。 2、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3、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4、土壤中含有水,加热后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球;土壤中有空气,将干燥的土块儿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 5、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深耕、合理轮作。 6、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1 走进科学 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本课是一年级第一次科学课,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对科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本节课引领学生走近科学。 教学目标:能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能提出科学感兴趣的话题。 能对吹纸片的结果进行假设。 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与他人分享交流。 教学重难点:对纸片结构进行假设,并验证结论。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我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走进科学,教学设计,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走进,教学,设计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图片
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 题 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走进科学,教案,冀人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走进
承德圣继学校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第16课 弹力 (2)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2、 能说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 能在使用圆珠笔的过程中,提成探究性的问题。 4、 能对探究弹力产生兴趣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6、弹力2,冀教版,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6,弹力
第十八课时 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2.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的现象 3.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知道减小或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5.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6.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7.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8.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9.了解摩擦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8.,摩擦力
承德圣继学校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2019年 月 日 课 题 第17课 浮力(2) 教学目标 1、 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2、 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 能对探究浮力大小产生兴趣。 4、 能说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7、浮力,冀教版,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7,浮力
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常见的气象灾害的特点。 2能举例说出常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和防灾自救方法。 科学探究 1能从气象灾害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气象灾害的信息。 3能利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 4能采用资料卡、宣传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 科学态度 1能在探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分享自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8.气象灾害,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8.,气象,灾害
圆珠笔 【教材分析】 本课的目的让学生认识所使用的圆珠笔的构造,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圆珠笔的构造; 2探究了解圆珠笔的功能; 3圆珠笔在身边所起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在课堂中运用通过动手实验,来了解圆珠笔的构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的实例操作,使学生了解圆珠笔这一工具,并在日后更好地使用
冀人版,一年级,下册,科学,14,圆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