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5地球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陆分布等基本信息。 2.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教学难点 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地球,教案
18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水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第一课,建议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以地球上的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区别不同类型的水体、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体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等活动,让学生对地球上的水体有一个初步了解,初步认识水圈这一地球圈层。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地球上的水的分布情况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现状引入本节
地球上的水,青岛,三年级,上册,科学,18.,地球,教学,设计
5.地球 【课标落实】 一、本课通过一系列阅读、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地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地球、月球和太阳,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太阳,网格,教案
5.地球 【课标落实】 一、本课通过一系列阅读、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地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地球、月球和太阳,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二,单元,地球,月球,太阳,平铺,教案
地球教学案例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的第一课。 本课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从天圆地方到一些生活现象的分析猜测最后给出亚里士多德的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第二部分是思考古人的理论是否合理。思考一是在球面和平面上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情况,从感受生活现象中思考地球的形状。思考二是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三部分是阅读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地球,教学,设计
课题:地球引力 教学时间: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思考物体落地的原因,接下来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探究推理结论的过程, 认识地球引力,最后通过交流探讨,感受地球引力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思考“熟透的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潺潺溪水为什么会流向低处”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曲别针、细线、透明胶带、磁铁、剪刀等材料,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
青岛版六三学制五年级上册科学12.地球引力,教案,青岛,学制,年级,上册,科学,12.,地球,引力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及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地球仪,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及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地球仪,课时,教案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地球的运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课文,本节的内容有: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2、编排意图及前后联系 这节内容是继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地球,形成完整的认识。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4、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地球的运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运动,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及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知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的划分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位于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理课程标准对此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比较归纳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特点,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拿着地球仪,观察经纬线的特点,发现且归纳经纬度的划分,以及经纬网的定位方法。 地球和地球仪是进行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其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及经纬网确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地球仪,教学,反思
专题1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理活动课上,小辉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小辉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沿...
中考,地理,知识点,突破,专题,地球,地球仪,解析
18.地球上的水,青岛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护城河, 小清河,大明湖,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河流是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活动过程,其他类型的水体,活动过程,陆地上水体包括江、河、湖、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活动过程,认识
地球上的水,青岛,三年级,上册,科学,18.,地球,教学,课件
第2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5. 地球,新知导入,同学们,你们使用过微信吗?,微信的启动画面 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地球站在那里。,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所拍摄的著名地球照片。当时太空船正运行至距离地球45000千米(28000英里)之处。,新知导入,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最初人们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古代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课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地球
1.地球的表面,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聚焦,二、探索,活动一 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高低不平,复杂多样,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可以划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地理单元。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海陆分布是不均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学2-1地球的表面,-课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学,地球,表面,课件
2.地球的结构,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一、聚焦,地球内部的结构与我们看到的地球表面是完全不同的。,二、探索,活动一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一起合称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学,地球,结构,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情景导入,情景导入,经度:104E,纬度:31N,一起开启探索之旅吧!,经线,纬线,新知探究,活动一:探纬线和纬度,你知道纬线是怎样定义的吗?,赤道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纬线。,新知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纬线的特点,新知探究,整理归纳:纬线的特点,圆圈,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东西方向,无数条,平行,新知探究,赤道纪念碑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地球仪,课时,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情景导入,新知探究,活动一:探形状知大小,新知探究,早期的“盖天说” 认为天圆 地方,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新知探究,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新知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
地球和地球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地球仪,课时,课件
上一半,下一半, 中间有线看不见, 两头寒,中间热, 一天一夜转一圈。,猜谜语,地球是圆的吗?,怎样知道地球的大小呢?,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重点) 能够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重点) 运用地球仪,知道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够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重点) 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舆,第一节,地球,以及,地球仪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视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