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探究的测量工具,知道这些测量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熟悉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3.学习在家庭实验室自己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煸动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情境创设法、讲述法 教学器材:两个烧杯、一根吸管、两支玻璃管、墨水、惯性球演示器、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简单的自我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通过透镜看世界 【教学目标】 (1)知道望远镜、显微镜是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的。 (2)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利用凸透镜自行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两个动手操作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并正确指导学生完成这两个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凹透镜、凸透镜、光具座、食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故事导入。 嫦娥深居广寒宫,她的美丽与孤独总令我们羡慕和同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7,通过透镜看世界,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7,通过,透镜,世界
6.3 测量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3,测量密度,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3,测量,密度
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2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会计算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教学重点 学会用速度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难点 图像法的理解和使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着的,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要对某些物体的运动进行测量,如汽车的速度、跑步的速度等。 这节课,我们就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八年级第六章第一节质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能力目标: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游码;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天平作为一种常用的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1,质量,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1
课题:乐音的三个特征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乐音,三个,特征
21 认识运动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1,认识运动,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1,认识,运动
科目 物理 年级 八 班级 时间 课题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长度的方法、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2、会测长度、时间 3、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重点 单位换算,长度的测量 难点 单位换算,长度的测 教学用具 演示米尺 学习用具 刻度尺 教学过程 1、实验是科技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学习一些关于测量的知识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2,实验,探究,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