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响度、音调、音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和乐音.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第1课时,响度、音调、音色,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响度,音调,音色,教案,教学,反思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1课时 眼睛和视力矫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6节第1课时,眼睛和视力矫正,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眼睛,视力,矫正,教案,教学,反思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摩擦力的存在. 2.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通过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6章第5节第1课时,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教案,教学,反思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噪声的防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3章第2节第2课时,噪声的防治,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噪声,防治,教案,教学,反思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第1课时 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求物质密度、鉴别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到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3节第1课时,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探究,物质,密度,教案,教学,反思
第四章 多彩的光 本章涉及的是光学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及其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及其规律、神奇的眼睛及透镜的应用等. 本章共有6节 1.第一节“光的反射”.介绍了光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知道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通过实验探究出光反射时的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1节第1课时,光的传播,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传播,教案,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的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3节第2课时,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天平,量筒,密度,教案,教学,反思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2课时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1节第2课时,光的反射,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反射,教案,教学,反思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第2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教学,反思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1课时 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不同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研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第1课时,透镜,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教案,教学,反思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2课时 摩擦力的改变及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加、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体会摩擦力的利与弊 2.从生活实例中归纳出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6章第5节第2课时,摩擦力的改变及应用,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摩擦力,改变,应用,教案,教学,反思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2课时 生活中常用的几种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照相机、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6节第2课时,生活中常用的几种透镜,教案含教学反思,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时,生活,常用,透镜,教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