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第1课时,汽化,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
第3节动能和势能 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量的单位。 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 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1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1,动能,势能,教案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2理解机械能的转化。 3能解释动能、重力势能、弹力势能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4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2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具体问题。 3通过观察滚摆、单摆的实验,推导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1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1章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1,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第3节大气压强 1通过实验或事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认识气压计。 3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4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具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过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第1节功 1知道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能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通过思考、讨论及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物体做功的必要条件。 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使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积极参与观察、讨论、探索活动。 理解功的概念。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1章第1节,功-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1,教案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2能表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1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1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0,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第1节浮力 1知道什么是浮力以及浮力的方向。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密度有关。 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过程。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3尝试应用平衡力和液体压强的相关规律去解释生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0章第1节,浮力-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0,浮力,教案
第2节功率 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计算公式。 2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 1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物理探究。 2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对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1章第2节,功率-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1,功率,教案
第3节重力 1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重力的方向,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4了解重力的由来。 1通过学生无论如何向空中抛乒乓球,最终乒乓球都要落到地面的实验,让学生来认识重力。 2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7章第3节,重力-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重力,教案
第2节弹力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严谨细致和爱护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弹力,教案
第2节二力平衡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平衡,教案
第3节 摩擦力 第2课时摩擦力与生活 1通过分析,了解静摩擦力,初步了解滚动摩擦。 2知道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静摩擦力的存在。 2结合自行车结构,分析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3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1通过看“传送带”“气垫船”“磁悬浮列车”了解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8章第3节,第2课时,摩擦力与生活-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课时,摩擦力,生活,教案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 2通过经历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生能够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体会科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8章第1节,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第1节 压强 第1课时压力和压强 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相互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9章第1节,第1课时,压力和压强-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课时,压力,压强,教案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 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解释惯性现象。 培养和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现象描述、总结归纳等能力。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认识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 1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正确解释惯性现象。 3惯性与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8章第1节,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课时,惯性,及其,应用,教案
第2节 滑轮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1对实践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2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2章第2节,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2,课时,定滑轮,动滑轮,教案
第3节 机械效率 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知道三者之间的关系。 2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会计算机械效率。 经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 1通过探究活动增强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科学的求知欲。 3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2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2,课时,认识,机械效率,教案
第1节 压强 第2课时压强与生活 1巩固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能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的现象进行解释。 学会利用增大或减小压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9章第1节,第2课时,压强与生活-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课时,压强,生活,教案
第3节 机械效率 第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 1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2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 2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2章第3节,第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1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