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1页).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1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1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1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共61页)课文目录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基础实验5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基础实验7 溶液的酸碱性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第2节 糖类 油脂第3节 蛋白质 维生素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第2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第3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教材地位与作用作为一种身边不可缺少的化学物质,溶液是继学生探究认识气体、固体、液体后,接触到的一类成分更为复杂的化学物质,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 本节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分散现象事例和用途出发,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和乳浊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和乳浊液是分散质以微粒形式分散到分散剂中形成的稳定或较为稳定的分散体系,从而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有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为后几节知识如溶解度、溶液的组成等的学习作一些必要的准备。 其次,学生通过对溶解现象和乳化现象的学习和了解,加深了对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重要应用价值的理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和特征。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 (2)了解乳化作用的原理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掌握固体物质溶于水,溶液的温度会发生的变化情况。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溶液形成过程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实验的能力。(2)通过溶液概念的归纳总结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3)广泛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运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使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 (2)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溶液的概念与特征,溶液的微观知识。(2)认识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四、教法分析 1.开始学习溶解现象这一章的时候,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所关心的事情联系起来,允许学生探索自己所想的、所关心的事情。教师要弄清楚学生在溶液方面真正关心的事情是什么,并把学生的内在需要与教学的目标、要求衔接起来。 2.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如在日常生活和经历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已了解一系列物质分散在水中的现象,认识了不少溶液,并知道一些溶液的用途。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清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要让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怎样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熟悉中感到新奇,这种发现的过程和新奇的体验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些应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急切想要验证自己方法正确性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易接受,求知欲强的阶段,因此应将教材和课堂处理的亲切自然,围绕着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展开教学。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问题探究法3.直观教学法 五、学法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认识物质溶解的现象、溶液的概念及一些常用的乳化现象,难点是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及原因。 学习本节时应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常见现象认识、理解溶解的现象及概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水溶液的性质。六、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型新授第1课时课前准备教学用具 仪器试管、药匙、试管架、滴管。药品蒸馏水、植物油、泥土、食盐、蔗糖。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设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盐水..,你还指导那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思考,讨论,回答讨论结果填入教材p2表中创设情境,引发兴趣1、 物质在水种的分散-----溶解演示实验3页1、2创设情境,你能解释这些物质在水中消失的原因吗观察、思考、讨论回答物质溶解在水中去了讨论看图6-2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逐惭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溶液概念溶液的特征播放图片----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中讨论通过阅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正确提示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溶液的概念,及特征总结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总结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而浊液是不均一的,不稳定的蒸馏水是溶液吗为什么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思考与讨论通过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3、乳化现象创设情境 教材5页活动与探究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清洗有油污的原理是这样的通过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问怎样清洗有油污的碗碟理解乳化现象学生谈感想你有什么收获谈收获教师小结展示本届重点1、溶液 特征均一、稳定2、乳化现象学生整理知识点第二课时复习提问启动思维1、为什么糖、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后,会逐渐消失而看不见了。2、你能解释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的原因吗听讲,理解回忆溶液的定义与乳化现象以旧获新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一、物质溶于水时的热现象活动与探究三名同学分别演示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时的热现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突出重点归纳总结物质溶于水,通常伴随热量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有些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总结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有些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从学生动实验自然得到物质溶于水,通常伴随热量变化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应用物质溶于水时的热现象有何应用。例如即食即热型快餐盒。与冰混合可制成低于0的冷却剂。思考回答这些都是利用水溶液的一些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与总结能力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展深入认识设问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熟石灰除外);固体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思考回答温度,固体颗粒大小,搅拌让学生更深一步地分析理解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来更好地掌握知识。过渡物质溶于水后,除了产生一些热现象还会产生一些纯水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从社会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景,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设问湿手更易发生触电事故探究实验验证演示蒸馏水,酒精,稀硫酸,氯化钠溶液,NaOH溶液导电性实验观察让学生联系物理的知识进行思考总结。小结发现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结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备带电微粒(电荷)能自由移动的粒子总结溶液的许多性质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有些能导电物质溶于水导致溶液的密度和颜色、温度等的变化。课堂练习P158让学生联系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思考总结。练习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后得到的混合物 (B)液氮(C)牛奶 (D)碘酒2、溶液所具有的特征是 ( )(A)透明的 (B)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 (D)纯净的3、从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测定它的密度为a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一些,测定它的密度数值应为 ( )(A)大于a B小于a C等于a D无法确定4、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 )(A)浮在液面 (B)空气 (C)碘酒 (D)碳酸钙作业探究洗涤餐具的方法只用冷水,只用热水,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上述那种方法洗涤最干净板书设计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一、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1、悬浊液和乳浊液宏观特征不均一、不稳定2、溶液定义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特征均一、稳定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 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2、导电性增大 教学反思6.2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目的1.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2.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部分有关计算。重点难点1.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关系式的含义。2.难点溶液组成的含义。教学过程引言1在本章已学习了溶液的特征、组成、分类、物质的溶解度等知识,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 2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碰到溶液的“浓”或“稀”的问题。例如,使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伤害农作物,太稀了则达不到杀虫效果。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以便掌握。3提出课题,溶液的“组成”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这是本课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一、 溶液的组成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简单的“浓溶液”、“稀溶液”的粗略划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很多情况下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例如,在一定数量的农药中究竟含多少溶质才能既满足杀虫的要求,既节约农药并且又不伤害作物。这就产生了从量的方面研究溶液的需要。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溶液组成的意义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1溶液的“浓”或“稀”是由溶质和溶液的量共同决定的。2当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溶液的量都确定了,溶液的组成也就被确定下来了。例如已知50 g氯化钠溶液里含2 g NaCl和50 g氯化钠溶液里含4 g NaCl,我们就能确切知道后一种溶液的溶质比前一种溶液的溶质多一倍。引导讨论就上述例子展开讨论由于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当溶质或溶剂的量有所变化时,会有以下情况1.如果溶质量增大,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会增大,溶液会变浓。2.如果溶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会减少,溶液会变稀。3.如果溶质量不变,溶剂量增加,则溶液量会增加,溶液会变稀。4.如果溶质量不变,溶剂量减少,则溶液量会减少,溶液会变浓。从而我们可以知道溶液的组成变化是由溶质、溶液量的关系决定的。溶液和溶质的量总要选取一定的单位来表示,例如质量单位克或体积单位升等,选用不同的单位时就会有不同的组成表示法。我们主要学习溶质、溶液的量都用质量单位表示的溶液的组成及有关计算。二、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指导阅读教材定义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cm3溶液密度g.cm-3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注】在了解溶液组成时,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如20时NaCl的水溶液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讨论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4)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比较项目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度量,受到外界温度、压强等影响。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限制。温度要求一定不一定溶剂量要求100g不一定溶液是否饱和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单位g无关系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g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例3 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答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克例4 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多少毫升解查表可得质量分数为20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98的密度为。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x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所以浓溶液中含纯的质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纯的质量。答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63.2mL质量分数为98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粗略的用体积分数来表示例用70体积的酒精和30体积的水配制成酒精溶液,溶注液体积约为100毫升(实际略小)该溶液中酒清的体积分数约为70。典型例题1要将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增大到20 ,需添加蔗糖多少克蒸发多少克水 解原溶液中蔗糖的质量 100 g 10 10克设需加蔗糖的质量为x 。 10 g x则 100 20 x 12.5 g100 g x 注意经常有这样的错误做法即认为原有溶质10 g,再加10 g蔗糖就可以了,殊不知溶质加倍了,可溶液也增加了,所以得不到原有溶质质量分数的两倍。 解设需蒸发水的质量为y 。 蒸发水时溶质质量不变,仍然为10 g 。 10 g则 100 20 y 50 g 100 g y思考如果要使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减少到5 ,应加多少克水呢 技巧总结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加倍,蒸发溶剂量应等于原溶液量的一半;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半,所加溶剂量应等于原溶液量。2防非典期间,某医院要用含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gcm)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4密度为1.0gcm的消毒液15L,请问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体积是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如何配制 计算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设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15L15000mL 15000mL1.0gmL 15000g x 20 15000g 0.4 x 300g 20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 300g 1.1gmL 272.7 mL水的体积 15000g 300g 1.0gmL14700 mL 注意由于溶液体积不可相加减,所以水的体积不可用15000mL272.7 mL求得;也不可根据15000g(10.4)1.0gmL求得,因为这里求得的是所有水的体积,而并不是稀释过程中所要加的水的体积。答略。 量取用适当大小的量筒分别量取272.7 ml的20的过氧乙酸溶液和14700 ml的水倒入容器中。 稀释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并贴上标签即可。【随堂检学】(一)选择题1溶液在稀释过程中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2将10 g NaCl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比较3从1 L10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这100 m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0 B、1 C、11.1 D、10450 g 15 的氯化铵溶液中,含氯化铵的质量为( ) A、42.5 g B、7.5 g C、4.25 g D、75 g5配制10 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 ) A、10毫升 B、50毫升 C、100毫升 D、无所谓6下列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20 g硝酸钾溶于80 g水中 B、80 g硝酸钾溶液中含硝酸钾20 g C、19 g水中溶解了6 g硝酸钾 D、40 g硝酸钾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中又溶解了硝酸钾10 g7把4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 A、100 g B、200 g C、400 g D、800 g8常温下,向100 g 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加入5 g氯化钠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二)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1在100g水中加入20gNaCl后完全溶解,则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0。( )2100g 10的NaCl溶液与50g 20的NaCl溶液混合均匀,可得到150g 15的NaCl溶液。( )3100mL10的酒精溶液与100mL 20的酒精溶液混合均匀,可得到200mL 15的酒精溶液。( )4100 mL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中含有硫酸184 g 。三填空题1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250克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溶于水后溶质为CuSO4)溶于4800克水中配成硫酸铜溶液。该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 _______克,溶剂的质量为 克,溶液的质量为 克,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的氯化钾固体。则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6.3 物质的溶解性一、设计思想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是为学习溶液溶解度、溶液浓度等基本概念作必要准备。本课通过从生活中溶解物质的经验出发,运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确立影响物质溶解因素溶质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通过经历“比较白糖、食盐和淀粉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这个实验,体会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质性质种类有关。通过经历“比较硝酸钾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性大小”这个实验,体会物质的溶解性和溶剂性质种类有关。通过经历“比较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这个实验,体会物质的溶解性和温度有关。这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也是为学习溶液的溶解度、浓度打下基础的一节课,所以上好这节课至关重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2.过程与方法(1)学会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科学方法。(2)培养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教学难点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四、教学用品药品白糖、食盐、淀粉、硝酸钾、水、酒精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量筒、天平、胶头滴管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主题的引入课题引入在生活中我们都有溶解物质的经验,谈谈你的生活经验学生谈谈生活中的溶解经验从生活情景中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习的情趣物质的溶解性讲解结合生活例子,完整理解溶解性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这样的事实1、 在相同条件下,面粉在水中不易溶解,而食盐、蔗糖在水中易于溶解。2、 衣服上的油渍在水中很难洗去,而在汽油或酒精中易于洗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板书3.2溶液一、物质的溶解性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过渡既然是能力,那肯定有大小。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比较两种物质溶解性大小例已知20, 食盐 在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克。20,硝酸钾在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1.6克。提问1.20时,食盐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谁更大追问2.若改变条件,还是食盐的溶解能力大吗讲解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溶解的量的多少。学生思考、回答(食盐、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面粉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油渍在汽油或酒精中的溶解能力大,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学生回答(食盐)学生回答(不是)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测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归纳学生的各种猜想,ppt图片引导并选择“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三个因素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板书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学生假设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环境的温度有关。引导学生对影响物质溶解性条件有初步的认识。学生若有其它想法也能一起提出,然后再设计实验进行解决验证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指导学生设计方案 尝试采用物理学科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一个量,控制其它量。验证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性质种类有关。变量是什么应该控制的变量是什么你们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呢过渡(与学生一起总结方案)那按着大家的思路,老师已经设计好了实验1,让我们一起来验证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性质种类有关实验1比较白糖、食盐和淀粉的溶解性实验步骤在室温下,在盛有25mL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g白糖、1g食盐、1g淀粉,搅拌。实验现象白糖、食盐完全溶解淀粉不溶。实验步骤再分别加入3g白糖、3g食盐,搅拌。实验现象白糖全部溶解,食盐未全部溶解。讲述通过刚才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由此,我们验证了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性质种类有关。讲述刚才我们对溶质的性质进行了比较,不变的是温度和溶剂的性质,那么我们应该在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呢变量是什么应该控制的变量是什么你们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呢过渡(与学生一起总结方案)那同样按着大家的思路,老师已经设计好了实验2,让我们一起来验证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性质种类有关实验2比较硝酸钾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性大小实验步骤在室温下,在盛有20mL水的A烧杯和盛有20mL酒精的B烧杯中,分别加入2g硝酸钾,搅拌。实验现象A烧杯中硝酸钾完全溶解,B烧杯中未溶解。讲述通过刚才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由此,我们验证了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性质种类有关。讲述我们已经验证了前两个影响因素,那最后温度这个影响因素如何验证呢变量是什么应该控制的变量是什么你们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呢追问那我们如何在实验2的A烧杯的基础上,设计这个实验呢大家可以组内讨论一下。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实验3比较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实验步骤在实验2中,烧杯A继续加入硝酸钾,搅拌,直至硝酸钾不能再溶解。再加热。实验现象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讲述通过刚才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由此,我们验证了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引导学生一起小结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在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在不同温度下,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提问由以上实验得出,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有讲解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为内因;温度为外因学生回答(溶质的种类)(温度、溶剂的种类和量、溶解达到饱和)学生设计方案在相同的温度下,在相同量的同种溶剂中溶解不同溶质达到饱和,溶解的量最多的溶解性最大,溶解的量最少的溶解性最小操作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现象(白糖、食盐完全溶解淀粉不溶。)操作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现象(白糖全部溶解,食盐未全部溶解。)学生回答(在相同条件下,白糖、食盐、淀粉这三种物质,白糖在水中溶解性最大,食盐其次、淀粉最小。)学生回答(溶剂的种类)(温度、溶剂的量、溶解达到饱和)学生设计方案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量的不同种溶剂中溶解同种溶质达到饱和操作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现象(A烧杯中硝酸钾完全溶解,B烧杯中未溶解。)学生回答(在相同条件下,硝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学生回答(温度)(溶剂的种类和量、溶解达到饱和)学生设计方案在不同的温度下,在相同量的同种溶剂中溶解同种溶质达到饱和学生讨论,交流实验设计(继续在A烧杯中加入硝酸钾直至达到饱和,在加热。比较升温前后硝酸钾的溶解性)操作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现象(加热后硝酸钾继续溶解。)学生回答(硝酸钾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学生小结学生回答(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明确控制变量法也同样应用在化学研究中。让学生体会为了研究某一条件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影响,我们要使研究的这一条件发改变,其他条件不变。培养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应用验证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我们一起来应用一下。PPT展示1. 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包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不知道是食盐还是碳酸钙,你能鉴别它们吗追问这是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和什么有关2. 天安门广场环卫工人买来“爱斯50”洗洁剂,把粘在地上的口香糖洗掉了。追问这是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和什么有关3.为什么我们平时喝的咖啡、奶茶、麦片以及芝麻糊等食品,一般都用热水泡呢追问这是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和什么有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水,振荡,能溶解是食盐,不能溶解是碳酸钙)学生回答(溶质性质种类)学生回答(溶剂性质种类)学生回答(热水泡得开,这些物质在热水溶解能力更大)学生回答(温度)交流收获。从实际应用出发,让学生体会了解了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后能实际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2. 主要板书溶液一、物质的溶解性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2.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性质c.温度3. 相关链接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操作。(2)通过亲手操作,达到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3)让学生通过本实验活动(包括实验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加深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按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大致了解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及其操作步骤。(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初步学习或学会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二)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正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三、教学用具 【教学准备】 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四、教材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是初中化学中考说明中要求学会的内容,它既是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近年来中考的一个考试热点。本实验活动是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定量实验活动。它设计了以氯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再稀释的两项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实验活动(包括实验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问题讨论等)加深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大致了解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过程及其操作步骤,初步学习或学会相关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五、学情分析本节实验课之前学生对于相关操作已有课堂或生活中的体验,本节实验课之前学生对于相关操作已有课堂或生活中的体验,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也就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了相关的简单计算。生活中,也会遇到使用溶液浓度的情况。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学生已经掌握了托盘天平、量筒等仪器的使用,实验前我们先复习一下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基本操作的规范性。结合导学案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复习量筒的使用方法。但本节课仍需要关注其测量操作是否规范。还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知识,其中包括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计算和稀释计算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解答化学计算题,在中考中,本节课的内容往往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强化,计算时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模糊,不能正确列式等,本节课程的设计是想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正确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六、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在课前布置实验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本实验活动的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见学案)【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完成情况,投影学生学案的答案,进行批改解答。【学生】检查学案内容【教师】说出本节课的目的,投影出部分计算错误的同学的答案,通过学案的完成情况,可以知道同学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掌握的不错,尤其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是重点,但是,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稀释的计算仍然是同学们薄弱环节,也往往是同学们考试中丢分严重的题型,那么,通过本节课,我们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导入】一、情境导入活动1【多媒体展示】情境一、医用生理盐水。议一议此信息中的0.9表明的含义有哪些情境二、盐水选种。多媒体展示选种原理,让学生理解质量分数增大,密度也会随之增大。活动2【目标导引】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观看、记忆,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时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教师】那同学们想不想亲自配制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呢活动3【分析讨论】1、实验一、如何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幻灯片展示问题让你完成该实验,你需要老师给你提供哪些仪器、药品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