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3* 马说【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2过程与方法(1)课前查找资料,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课堂采取读-议-讲-练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课后结合相关资料及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加深对封建社会的认识。(2)体会文中韩愈所表露出的在压抑中奋起的个性。(3)在现实社会中既重视老师、伯乐的作用,又不坐等伯乐发现自己,而要努力学习真本领,积极推销自己,使才能得到发挥。【教学重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4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故事激趣。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学习了本课,大家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认识。2文体简介。“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注重文采,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人。早孤,由嫂抚养。贞元进士。贞元十九年(803年),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言京包百姓穷困,请求缓征摇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职。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上表谏迎佛骨,几乎招来杀身之祸,后被贬为潮州(今属广东省)刺史。赦还后任吏部诗郎,曾权京兆尹。卒溢“文”。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他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的骄偶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被用,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封建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4关于伯乐和千里马。伯乐本来是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春秋时秦人孙阳因为善于相马,世上就称他为伯乐。战国策楚策四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原文如下夫骥(千里马)之齿至(年老)矣,服(拉)盐车而上太行,蹄申(伸)膝折,尾湛(沉)胕(脚背)溃,漉(马口鼻中流出的白沫)头洒地,白汗交流,中阪(山坡)迁延(步履艰难),负辕不能上。伯乐道(遇)之,下车辕而哭之,解紵(苧麻织成的布)衣以幂(覆盖)之。骥于是俛(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二、检查自学情况。1给下列字注音。世有伯乐(l),然后有千里马。骈(pin)死于槽枥(co l)之间。一食(sh)或尽粟一石。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这里的“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所以读(s)。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所以读(xin)。2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仆役)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这样的)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等同,一样)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策之不以其道(方法)执策而临之(握,拿)(面对着)3辨析一食或尽粟一石(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食不饱(吃)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不以千里称也(用,拿)策之不以其道(按)虽有千里之能(的)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无义)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安求其能千里也(代千里马)其真无马耶(难道)其真不知马也(恐怕)策之不以其道(驱使)执策而临之(鞭子)策勋十二转(记载)虽有千里之能(虽然)故虽有名马(即使)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转折连词,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顺承连词,来)4重点字词。(1)一词多义。虽a故虽有名马即使。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以a不以千里称也用。b策之不以其道按照。食a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b食不饱吃。其a其真无马邪难道。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c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策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b执策而临之马鞭。能a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b虽有千里之能才能。(2)通假字。a食马者不只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同“饲”,喂养。b 才美不外见。见(xin)同“现”,表现出来。c其真无马邪。邪(y)同“耶”,表示疑问,吗。(三)虚词。而之其以也。而a转接可以译为“却,可是”b顺接可以不译。之a结构助词“的”b代词,代人或物。c无意义,句中停顿d帮助构成倒装,无意义。其a代词,代人或物b代词他的它的c指示代词那种。d反问语气词难道e推测语气词恐怕。以a介词因为b介词按照。也a肯定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句中停顿。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2学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疑问。3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4提问。a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b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c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5思考巩固。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也就是说,这些千里马早些被伯乐发现了,它们的遭遇还会那样悲惨么(不是会的)这说明了什么呢6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7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我们不禁要问造成千里马如此遭遇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千里马被埋没了呢下节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第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2以竞赛的方式解决难字词。一食(sh)吃一次;或有时;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s)同“饲”,喂;能能够;是这样;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见同“现”,表现;且尚且;等等同;安疑问词,怎么。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4思考巩固。a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食不饱。b本段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无能、无知、目光短浅。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5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6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2请同学提出疑问,其它同学帮助解决。3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5思考巩固。a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b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再齐读一遍,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作者是在用一种怎样的语气在说6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7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四、三读课文,推究文理。1齐读课文。2理解文章结构。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3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五、探讨质疑。1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马的,但有的千里马能被发现,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马却被埋没、被摧残,原因又是什么前者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者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六、拓展探究。1文章为何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问题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可避免终身被埋没、被摧残的命运,其价值就无从体现。这样阐述,突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即突出了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2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其真不知马也”3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七、总结全文。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9 /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