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折射 教案.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折射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折射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折射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折射光线、折射角的涵义,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射入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2. 过程与方法1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描绘光路、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对生活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教学用具小激光光源、一杯水、一条小鱼大烧杯中、半圆形玻璃砖、直尺、量角器、小黑板、挂图折射现象、硬币。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引入课题 问题一展示视频“海市蜃楼”,观察教科书图4-4-1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二放大镜为什么能起放大作用 问题三前面学了平面镜成像的例子,如水中倒影,是由于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又反射回到空气中,进入人眼形成的像。但水中倒影比物体本身更暗淡,为什么呢 2教师演示图4-4-2(可往水中加点墨水或牛奶,增强可视性),要求学生填空。出示小黑板内容(亦可以课件呈现)。1观察到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在水面发生突变。 同时出现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 入射光线分解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进入人眼的是反射光线,弱于入射光线,故看起来偏暗)。2相关名称 3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以下方案任选一个 方案一参考教科书图4-4-2(无玻璃砖者可选此。 方案二参考教科书图4-4-3。1器材小激光光源、半圆形玻璃砖、量角器、直尺。 2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观察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吗(若不改变,光路应为AOA方向 与OA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还是靠近法线 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小呢 3由学生上台演示图4-4-3实验三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引导台下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4由教师引导学生仿照光的反射定律,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1三线关系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2二角关系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往往不相等。强调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因果关系折射角随入射角同方向变化。 5发散、深化提问上面讲的是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是斜射。若直射(垂直入射)呢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传播方向不变。二、通过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认识光路的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的存在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图4-4-4 。 2出示装有一条小鱼的大烧杯,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操作。1从侧面和上面观察鱼,对比鱼的大小的不同。 结论从侧面看,鱼更大(原因以后再讲)。 2让学生用铅笔模仿猫去“刺”鱼。 结论鱼看起来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更浅,是虚像(可讨论问题“眼见”一定“为实”吗)。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3讨论交流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1讨论导引导引 1人透过空气看树木,是树木反射的光从树木沿直线进入人眼。 导引 2人通过水面看岸边树木,光从树木到水面发生反射,进入人眼。但人还是习惯地以为光是从水中树木的倒影处沿直线进入人眼的。 即我们总是依照光射来的直线方向去判断光源的位置。 2在教科书图4-4-4中,眼看鱼,光从鱼处出发,进入人眼,即光从水到空气中发生折射(与实验探究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的情况相反。 3出示小黑板对比 (4)应用用光路的可逆性解释教科书中图4-4-4的现象。在岸上A看水中物B,好象在B,变浅了;在水中B看岸上物A,好象在A处,变高了。三、通过欣赏奇异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习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欣赏 教科书图4-4-5。 透过篝火看到的人会颤动。 海市蜃楼在海面、沙漠上不均匀的空气中,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幻景像呈现在高空(古人误以为是蜃、大蛤蚧吐气而成,故又叫蜃景。其形成原理可参考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的光路图。 四、板书设计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在水面突变,传播方向改变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角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路可逆。解释现象光的折射引起错觉。池水变浅;筷子弯折。五、发展空间 1家庭实验室硬币隐现之谜参见教科书。 2自我评价教科书中内容T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