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版四年级下册书法《第4课 集字临摹练习(一)》教学设计.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西泠印社版四年级下册书法《第4课 集字临摹练习(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泠印社版四年级下册书法《第4课 集字临摹练习(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泠印社版四年级下册书法《第4课 集字临摹练习(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课 集字临摹练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横幅和斗方这两种幅式的章法。2.临写集字作品“静以修身”,把“静以修身”四字写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教学分析1. 教材编写分析集字临摹练习-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板块包括了“集字解读、临习指导、作品展示、课外拓展”四部分,要求学生临写作品“静以修身。2. 重点难点分析3. 重点参照范作,临写“静以修身”。4. 难点让学生体会怎样的章法才是比较美观的,从而提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横幅、斗方的作品纸各一张等。板书设计集字临摹练习(一) 静以修身横幅 斗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整体感知今天老师带来“静以修身”的横幅、斗方两幅作品,这些字都来源于多宝塔的集字临摹练习。板书集字临摹练习(一)本节课是这学期集字的第一节,请同学们读一遍静以修身(生读) 静以修身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使学生直观认识横幅与斗方,并按照示范作品进行示范临摹。二.学习新知1.了解含义。教师总结“静以修身”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意思是说依靠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身心。设计意图练就一幅好书法,必须收心、正体、凝神、聚气,心无旁骛,达到纸、笔、手指、手腕、身体、大脑、意识、心灵一体同步运转状态并反复修炼获得。2.现察分析。(1) 出示“静、以、修、身”四字,请学生观察、生讨论这四个字的书写要领。(2) 师生讨论这四个字的书写要领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分组)讨论这四个字的书写要领。观察分析中,要从字的外形、(布局)位置,笔画的粗细、连带方面去思考。生答“静”字左高右低,两部分均高大于宽。笔画横细竖粗“以”字左窄右宽,左重右轻。点与长撤之间笔意连带意两部分不要写得过松。“修”字左窄右宽,两竖画较相。右下三撒由轻渐重,起处位于一条直线上。“身”字上下宽,横画间间距均匀。注意横折钩要写得直挺,长撇从右竖中点穿过。设计意图想好笔画构思。落笔前想清楚笔画顺序,及每一笔的长短、宽窄、虚实、力度。抓住关键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师录制了微课给同学们示范书写。 设计意图微课制作起到示范作用,教学直观,激发学生用心模仿。学着和老师一样把每个字写的正确、端正、匀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书法教学中直观教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及作用,一个极为简单的动作、笔画、比纯文字的口述要明了清晰,效果相当明显。3,章法分析 1分析“静以修身”横幅作品的章法A.书写顺序是怎样的生从右到左B.起首字稍大C落款不能超过正文 2出示斗方作品,请学生分析这种形式的章法要点。A.顺序 生从右到左B.“静以修身”斗方作品时,因为四个字的笔画呈现上多下少的分布特点,所以上两字笔画线条宜轻细些,下两字笔画可稍粗重,款字宜偏下。C.落款宜偏下。设计意图书法教学中的教与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师领会贯通,学生实践加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瑰宝”得以发扬光大。三、学生临写1拿出事先准备的宣纸。2.教学生折格子。注意正文,落款、左右边,天地的折法和留白等。3.学生临写,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带有普遍性的同题,教师可集中讲解。在临写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每个字的变化静字外形长方、以字扁方、修字正方、身字长方。设计意图 灵活灵巧运笔。妙笔生花,做到心随意动、字随念转,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四、整理反思1.学生互评,提高欣赏水平。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推荐作品展示,集体欣赏、点评,教师在评价标准上做些适当引导。2.举办班级的书法展,展出今天临写的“静以修身3.布置拓展作业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业精于勤”。4.清洁、整理学具。设计意图 对学生作业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积极性。五、结束语书到深处见文化,书到极致见修养。写字看起来是一种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其本质是在传承一种文化,启迪一种精神。书法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练字本身,而是体现于对人们智能的开启,对精神世界的提升,对人生境界的塑造。书法中的横平竖直、上覆下载、均匀布白等,无不体现了中国的儒家哲学、中庸之道、为人之道,所谓“不偏不倚”、“文质彬彬”,都对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设计意图 通过对本环节同学们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感受。感受它的美,感受它与其他艺术的不同,感受它对人的世界观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总之,它是一个让人能发挥 最大想象力的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