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弘扬真善美教 学 设 计【主讲教师】【年级】 初二年级(八年级下册)【课型】 初中美术 欣赏评述【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时】 1课时【设计思想】本课教学主要围绕“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主题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以及各种美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审美,深度挖掘艺术作品中体现真善美的精神追求。本课教学以欣赏与评述的方法,先对铁肩担道义、木头人进行简单的欣赏,这两幅作品贴近生活,易于被学生理解,由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谈起,浅层次的展示本课主题即探索作品的艺术形象表达怎样的主题。再由夯歌与纺织女两幅作品对比欣赏,且以夯歌为主线由浅入深的带领学生逐步探讨、分析、研究,将感性知觉与理性认知结合起来,深刻体会与比较准确的评价这两幅相同主题却各有倾向的作品中隐藏的深层意蕴。最后,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学习铜奔马的艺术精神,以课外拓展的方式了解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逐步学会分析作品的能力,感受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与理想。【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二课弘扬真善美。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以“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为表现主题的第二课,本课注重深入理解艺术的主要功能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种美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构思内容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并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审美能力。学习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借助艺术形象表达真善美这一永恒的主题,在整个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中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为九年级美术作品欣赏的学习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美术课抱有积极的态度,通过初中一年半的美术学习,在审美与表现技能上有一定的积累。但本课对学生仍然有一定的挑战,首先作品中隐藏着的创造者的思想感情,审美理想,是在特定的主题或一定的文化背景与作者生平经历下产生的,学生要了解美术作品传达的信息,就要对创作主题、文化背景、生活时代、作者生平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无形中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广;其次还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审美技能,能够从美术专业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两者相结合才有可能“读懂”美术作品所要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才能使读者与作者产生诸多共鸣。要在一节课内“读懂吃透”这么多幅作品,既要感受美术作品的新颖,独特,审美,功能与信息传递的社会功能,又要体会出作品中倡导与弘扬的真善美主题,与隐藏在深层中的内涵,不管是时间上还是内容深度与知识面的宽度上都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特点及教材要求,有意识的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对不同形式结构,不同材料,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且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鉴赏,了解作品中深层的意蕴,体会作者精神。【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与评述美术作品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去表现作者思想情感与意蕴,体会作品中宣扬的真善美主题,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艺术形象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审美能力,体会艺术作品宣扬的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艺术功能。2、专业角度分析美术作品传达的内在意蕴。3、在美术作品中寻找真善美的思想理念。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分析能力和个体感受的不同,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挖掘美术作品主题与深层意蕴的表达,使学生在剖析中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学方法】1观察法2. 讲授法3. 讨论分析法4合作探究学习法5自学评论法【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幻灯片资料、多媒体资料等。 学具准备提前预习本课中的作品。【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1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本课所涉及到的几幅作品的历史背景等。设计意图提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对即将学习的各种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个大致了解,方便课中欣赏与探讨,同时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二、导入新课2.1 出示PPT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生活中遇见的真实事件。教师小结像这样具有“雷锋精神”的事情还有许多对吗若要将它们流传于世,演说家可以通过“语言”来传达,文学家可以通过“文字”记载,那艺术家呢就要通过作品所塑造的各种艺术形象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艺术家如何借助艺术形象来表达主题思想(作品的深层意蕴)”。出示PPT三、讲授新课3.1 出示“汶川地震”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提问1你知道视频里发生的事情吗引导学生谈论汶川地震。提问2艺术家是如何记录这一事件的呢教师总结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运用艺术手法与技巧,将作品创作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铁肩担道义(现代 潘蓉本)板书铁肩担道义提问3通过作品传达出怎样的精神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感受到此画表现出中国人民乐于奉献的崇高道德品质和团结抗争的精神面貌。教师补充以团结奉献为主题,传达这样的意蕴。板书 团结奉献 乐于奉献的崇高道德品质和团结抗争的精神面貌。3.2 提问1是否所有作品都是通过正面来描绘呢引导学生观察木头人(招贴 陈冰青)板书木头人教师小结木头人就是利用讽刺方式,反映现代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从道德层面鞭挞假恶丑。板书 道德 讽刺无道德学生齐读因此,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是美术作品应当坚持的价值观。 设计意图运用直观教学法,选择学生熟悉的作品入手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对创作过程有个浅显的认识,体会艺术形象的塑造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由浅入深地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四、分析讨论习总书记说过“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对劳动的高度重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幅以劳动为主题的作品。4.1 展示PPT图片纺织女 (油画 1657年 委拉斯开兹)夯歌 (油画 1962年 王文彬)板书 纺织女 夯歌 劳动问题1两幅作品选取相同的艺术形象是__女性劳动人民____。师作者通过这些艺术形象表达出什么思想情感(根据学生反应调整引导词。)师夯歌是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那时正处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年代,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出示PPT看一看打夯的真实情景。师看完真实打夯的场景,回到我们的作品上,发现有很多的不同,也有很多的相似,是吗你能找到一些吗师(不能,就进一步探究吧。/能,就检验他说的对不对。)我们就进一步探究吧。学一学你能从夯歌中人物不同的姿态与表情中感受人物性格吗试着说一说。引导学生分析例如中间红衣服的女孩,给人豪放、自信、阳光开朗的感觉;而左边脚微抬的少女则表现出活泼俏皮的样子;左边前方的女孩给人文静含蓄的性格表现。等等。教师补充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性格差异,极大的丰富了画面的可观赏性。而且少女的刻画表现得强健具有力量感,与视频里看到的强壮有力的体魄和热情高涨的场面是极为相似的,是对这群劳动者健康活泼的真实描绘。纺织女中人物的动态则显得 自然优美 许多。探一探我们来感受一下色彩,作者这样处理色彩理由是什么呢夯歌是一幅 室外 场景,大地是 暖色调 (冷色调/暖色调),背景以明亮的蓝紫色 色调为主,画面最深的是远山。教师补充女孩子的衣服色彩被地面的暖色反光映照的纯净、透明,在明朗的天空和深色的远山衬托下更加光彩夺目 。虽是油画却带有浓浓的水彩装饰感,显得清新、明艳、欢快和勃勃生机。这与视频里尘沙漫天飞扬的场面不同。师这样处理色彩的理由是什么呢作者这样处理是想通过靓丽的色彩渲染出一幅欢快的劳动场景,对青春的赞叹,对质朴的劳动者的歌颂。比一比 作品构图采用 仰视 的角度,人物呈现 放射状 布局,这样设计是为了表现 生机勃勃/高达升腾 的感觉,进一步体现出 对劳动者的高度崇敬 。教师小结这与纺织女的构图不同,纺织女中是直接将五个劳动者放到画面的近景,而将神话人物放到远景处的壁毯上,并穿插了宫廷贵妇。 论一论(小组讨论)纺织女既然以神话题材为主题,为何描绘神话和现实两个世界画家更重视现实世界。不同的两个阶级似乎隐含了一种对比,说明画家在描绘现实世界中,更同情这些劳动中的女性,这才是作者内心更想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将两幅作品进行对比,逐步了解作品中的内容。并从人物形象、色彩、构图等形式中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美术创作的形式要服从作品的主题,理性的认知作品中的审美理念与意蕴。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着力想表现对勤劳质朴的赞美。4.2 小组讨论汇报问题1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出夯歌的气氛显得 活泼、欢快 。而纺织女却 自然、朴素、沉静 许多。问题2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阶级不同。纺织女中的劳动者处于社会的底层,是被剥削者,所以她们的劳动是被动的承受。夯歌中的劳动者是新社会的主人,她们的劳动是为了祖国,为了自己的家园,是积极主动参与。作者的心态不同。纺织女中作者对劳动者怀有的深深的同情之心。而夯歌中作者站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给予的赞美之心。板书同情板书赞美问题3作者通过了劳动这一主题,体现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分析质朴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美板书质朴勤劳的美教师强调可见古今中外的人民都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设计意图对两幅作品进行总结,强调两幅作品共同的特点是弘扬劳动精神,赞美劳动者,加深学生感受。设计意图此环节利用视频,运用观察法、讲授法、 对比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多法并用进行学习。通过提前设置的问题,以及教师的引导,补充等将作品进行多方面分析,简单教会学生欣赏作品的方法。而小组长领导成员自主探讨,总结发言,既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助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善于聆听其他小组的分析结论,综合各小组的结论后整体把握作品思想。播放背景音乐能放松课堂气氛。 5、 自学自评5.1 铜奔马(青铜雕塑 东汉)我们这课出现了一幅非常了不起的作品,你们猜猜是谁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PPT中的问题,跟随视频学习铜奔马。提问 1、小龙雀为何要吃惊的回头观望2、这个作品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技艺,你能找到吗3、表现的主题是什么4、奔腾不羁的马表现何种精神引导学生分析1、 龙雀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2、 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龙雀身上。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为了保持铜奔马的平衡,加长了马的四肢,并将走马的双蹄抬升到与前胸平齐的位置。3、 民族4、 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六、总结与拓展6.1 提问这节课中哪一件作品最让你感动说说理由。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复习本课内容。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今天学习到的知识与方法评述作品深层的意蕴,领会本节课的作品传达出主题思想,能与创作者产生思想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即可。6.2 简单谈谈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提问1、在这幅画作中,人物的位置关系是怎样安排到画面上的体现了作者何种思想倾向2、画面中间白衣男子的举手动作,表现出怎样一种情绪3、从光线上分析,主要光源从何处来作者这样表现想突出什么气氛4、整幅作品的色彩是怎样处理的体现创作者何种思想理念简单谈谈即可,主要由学生课后收集资料进行拓展。教师总结这节课以后,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收集素材,写一篇关于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油画 戈雅 )美术作品评论短文。教师参考答案1、 画家采取了对角线的构图方法,使整个画面显得丰富饱满,立体感很强,并充斥着艺术的张力。画面上被屠者的前排里站着三个人,行刑者看不到脸面,只有平举的成排枪管发着寒光。起义者与内心怯弱的刽子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想到这些杀人机器在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前的凶狠、残暴以及外强中干的本质。2、 白衣男子正暴怒地举起了双手,好像在厉声咒骂敌人。表现出愤怒的情绪。3、 光源从下面照射上去,渲染了动荡不安的气氛。4、 色彩的运用极为完美,士兵身后的黑影和远处的夜色交融,是衬托色,是色彩的最低层次。这些色彩与士兵和死难者黑色、银灰色的衣服形成了色彩的交相呼应,并且士兵与死难者衣服的色彩也很相近,过渡得自然、和谐,使画面浑然一体。画中张开双臂身着白色上衣,被强灯光照射的人是全场色彩最亮丽的一个,这是色彩运用的最强层次,突出了枪杀的主题,使画面的色彩达到了最高点,也把画面的恐怖气氛渲染到了最高点。揭露入侵者的暴行,讴歌人民的爱国热情。 设计意图第五、第六环节都属于展示评价,它是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课的展示环境结合讨论环节的结果,根据设定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自由评述,学会欣赏。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评述不完整的地方加以补充,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美术作品的审美与社会价值。不仅是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把握,同时也是增强学生信心,鼓励想象,使之获得成就感的方法。七、板书设计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弘扬真善美作品主题意蕴铁肩担道义团结奉献乐于奉献和团结抗争木头人道德讽刺无道德现象纺织女劳动同情质朴勤劳的美夯歌赞扬铜奔马民族一往无前的中华民族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革命斗争反抗侵略,讴歌爱国之情八、教学效果本课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跟随教师,积极动脑,各抒己见,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课堂中学生出现各种问题是在意料之中的,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与指导,学习效果明显,重点难点问题基本解决。下课时同学们纷纷跟老师索取本课的拓展资料,都想去讨论评析一番,足以见得本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九、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当堂完成,主要是针对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索展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评述,挖掘作品中真善美的内涵,基本上能掌握本课教学内容,完成本课目标。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能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并通过小策略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态自然,表述清楚,语言具有亲和力。但肢体语言与口语表述稍多,教学语言不够精准,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有所改善与提高。十、教学反思1、一方面,欣赏课会考察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和美术专业知识都比较广而深,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小镇上学生来说,一直是个难点。学生的感受性与理解力都不同,经常上欣赏课的学生、知识面宽广的学生都会更好理解隐藏在画面中的意蕴,思维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反之则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本课涉及的内容较多较专业,能欣赏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不同作者的同类型作品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分析作者创作风格,主体思想作品内涵等方面,但因时间关系不能都展示给学生。目前这两点上感觉有点遗遗。2、 学生非常期待这节的美术课,由于录课原因而表现的有些拘谨,许多问题学生知道却不敢独立发言,一些平时上课中学生随即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随着老师的节奏进行,教学过程比较系统完整,学生出现的疑问在教学环节中基本都有解答,所以整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