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六 年级 1-6 班 美术 学科 第 4 单元 第 1 课时 总 5 课时 课 题4、壶趣课 型综合.探索主备人黄雅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茶壶的造型、图案设计运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美感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茶壶”,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教 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茶壶的制作工艺、历史特征、不同造型与图案的寓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教学难点运用折、剪、画等不同的方法,设计出美丽的茶壶作品。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水彩笔、颜料、小剪刀、剪好的花纹、图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舞蹈青花,学生欣赏导入。 2、展现茶壶实物,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将带大家进入一个美丽的茶壶世界,大家说好不好 二、渗透人文知识 1、同学们知道这美丽的茶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课件展示茶壶的制作)你们可别小看这样一个茶壶,它可是要工作人员经过多道复杂的工艺才能制作出来的哦。它首先要拉胚,然后等泥胚自然晾干以后,用铀上色,经过高温烧制出来。 2、欣赏茶壶图片。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茶壶的造型、图案装饰的特点,从造型、图案两个方面出发。除了引导学生认识造型对称之外,出示一些茶壶造型上的一些小点缀和吉祥图案的欣赏,为学生在之后的创作提供一些设计素材。而茶壶的图案更是有着极为特别的寓意。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把自己的一些美好祝愿都画在茶壶上,小朋友们看,这是画着鱼形图案的茶壶,正是象征着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的意思;还有这些茶壶,上面绘着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你们知道这些图案代表着什么意思吗(学生交流后回答) 小结喜鹊象征喜庆;鸳鸯代表着成双;牡丹代表着富贵吉祥;龙凤绘在祥云中,表示龙凤呈祥等等。 三、探索设计技法 1、图案拼贴游戏。 老师现场演示,将纸对折,在一边画好花瓶的一半,沿边剪下。然后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空白花瓶,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将空花瓶添加装饰的图案。老师提供一些剪好的花纹、图案,请同学们来自由组合,由四个组同学完成。 2、学生互动讨论。 请学生说一说你能想到的奇特茶壶造型和美丽图案。及时抓住学生在讨论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以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讨论达到预设效果。 四、欣赏开拓思路 出示画茶壶作品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绘画工具创作的茶壶画作品,和美丽的图案设计,打开学生在绘画表现上的创作思路。 五、设计美丽的茶壶作品 1、同学们,看了以上的一些优秀作品,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美丽的茶壶作品吧。 2、教师讲解并示范绘制方法 (1)、将纸对折,画出一半外形,将其剪下。 (2)、用水粉等工具绘画出图案。 3、学生设计美丽的茶壶作品。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播放古典音乐,烘托课堂气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创作中的闪光点。 六、师生互动评价 1、学生自评,说说你画的有什么寓意 2、学生互评,说说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喜欢 3、教师点评,评出造型最有特色,图案最有寓意和创意最新颖的优秀作品。 七、艺术延伸生活 让孩子们了解到,美丽的茶壶不但是中国传统艺术,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还可以为古老而精美的它穿上新的外衣。板书设计第4课壶趣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二次备课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六 年级 1-6 班 美术 学科 第 4 单元 第 2 课时 总 6 课时 课 题4、壶趣课 型综合.探索主备人赵成伟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壶,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2、教师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壶文化的精髓。 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用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壶。难点壶的造型和连接地方的粘合。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泥塑工具(可用橡皮泥代替)。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壶向学生展示。 分析结构,掌握壶形。 课件展示多张壶的实物图片。 学生讨论茶壶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 教师归纳总结一般壶简单分为嘴、把、盖、身筒、底,每部分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可以是规则几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物造型,但嘴、把、盖一般是高度位置持平的,都具备“雅”、“朴”、“简”的特点。 二、尝试体验,探讨研究 参观了解制壶的各种方法和各道工序。(课件展示) 师生合作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 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 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 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 制泥条,做壶把,连接需牢固; 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 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三、设计构思,创作表现 指导学生设计壶形草图,要求美观大方,比例协调,装饰简洁美观。两人为一组,分工有合作制作一把茶壶。教师巡回指导。 四、观摩交流,互相评析 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五、课后拓展,作业布置 倾听专家分析紫砂壶的历史、工艺、造型、材质、功能。 将作品上色晾干,教师统一收藏、展览。二次备课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