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8.1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这节复习课看似相对简单的内容,其实它的涉及面很广,包括数的读写、组成、比较大小以及三位数的加减法等知识。怎样将这么多知识整合在一节课中,而且又要让二年级孩子乐学,学的有质量呢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只有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从新的角度,合理调整教材,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数学问题来重组教材中的复习题,引发新的思考,给学生新的感受,产生复习的兴趣,对复习的内容,由感而发、因趣而学。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枯燥、零散的万以内数的知识,用一个完整有趣、富有生活气息的“老师购买冰箱”情境贯穿始终,将学生带到一个新奇的学习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整理和复习,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二、发挥习题功能的最大化。练习题是复习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它的处理更是一门艺术。既不能太零散,又要考虑问题前后的衔接。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融合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具体情境中,并在其中进行系统复习,使得有关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充分发挥习题功能的最大化。如我让孩子们在“老师购买冰箱”的过程中,悄然地完成听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比较大小等复习过程。既达到本节课的复习目的,又让人觉得复习内容多而不杂。三、注重课堂的有效性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基于这个理念,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复习课的特点,我特别关注课堂的评价,当学生有好的想法,新奇的发现,我就会发自内心地夸他们“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真是爱思考的孩子”等等。这些激励性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复习课不再传统、枯燥无味,而是体现了十足的人文魅力四、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社会经验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练习时,注意到层次性的把握。如我前面组织了一系列的基础练习,在“老师购买冰箱”过程中,悄然地完成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比较大小等复习过程。在这简单的复习过程中,我尽量把机会给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树立起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学习兴趣。而最后的拓展题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在于让好的学生也能“吃得饱”。使得他们在综合应用旧知的同时,拓宽思维,找到新的生长点。这样才能使优等生有学头,学困生有奔头,课堂里人人才有劲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