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1 千米的认识说课设计一、教材简析千米的认识是西师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二单元千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主要是通过主题情景图和例题中创设的活动情景引出学生对1千米的初步感知。例2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景,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从而主动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引出1000米1千米。例3比一比谁长,通过比较三峡大坝和隧道的长度,引入单位换算的知识。的教材设计了多个生活化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说学情在正确理解了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在二年级上期已经有了米、厘米的认识,知道了分米,并且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含义,建立了具体的表象。在基本技能方面二年级下期的孩子都具备了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初步养成了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千米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要靠学生想象、推理来完成,而现阶段学生的推理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000米1千米,学会简单的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这四个目标,其中第1、2点目标是针对知识与技能领域提出的,第3点是针对解决问题提出的,第4点则是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融会贯通,使学生协调发展。四、说教学重难点找准重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活动中体验千米的含义,正确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五、课前准备为了能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沿着学校操场跑5周,记下所用的时间;第二组学生沿着学校操场走5周,记下自己所走的步数和时间。六、教法与学法根据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采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交流中学习。我拟订了以下教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复习引入、情景激趣、引导发现、学用结合。学法观察、想象、验证、类比推理。七、说教学流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一);激趣引入(二)初步感知;(三)体验感受;(四)巩固应用。(一)激趣引入创设生活中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学习的愿望。所以刚开课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阳光明媚的三月,老师去了成都,一路上还录了象,你们想看看吗在学生热情洋溢时,播放录象(课件汽车在告诉路上行使)看了录象让他们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到路牌时(课件特写一个路牌200km)老师追问在这个路牌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两个新的字母km,接着让学生说说它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能说出km表示千米,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出课题,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来,老师可以直接介绍这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关于千米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呢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解决同学们关注的问题,并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初步感知(教学例1)接下来对千米进行初步的感知,教学例1,在这里我设计了4个层次具体感知加深理解抽象概念课堂活动具体感知这一环节我注意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注重把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于是我首先让学生比划以前我们认识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通过比画1米,知道如果我们把手臂伸直可能有1米多一些。在次基础上请8个小朋友伸直手臂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米。让学生观察10米的具体长度,感觉到10米比较长。如果8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00米。大约就是我们年级两个班的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让学生根据10米想象100米的长度,学生很容易的发现100米比10米长得多。100米都这么长,那1000米需要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 800个小朋友相当于我们学校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全部站成一排,那个队伍会是一个什么样呀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会由衷的体会到1000米好长啊这里把抽象的数字800转化成形象的、熟悉的事物,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建立1000米的概念。这个环节的处理要充分运用老师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从直观的10米,过度到比较长的100米,最后感知1000米的长度。2、加深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我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学楼作为参照物,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千米的含义,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学楼大约长50米,1000米就相当于把20幢这样的教学楼连成一排,让学生结合实物想象1000米的确很长。通过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20幢教学楼连在一起这两个活动有效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体验了千米的含义,建立千米的空间观念。3、抽象概念 刚才的这些长度如果我们仍然用米尺1米、1米的去量很不方便, 这就需要有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它就是千米,所以长度单位千米是用来测量比较长的距离。千米也叫公里,1000米等于1千米,同时进行板书。4、课堂活动在认识了千米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千米作单位,同学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的积累进行交流,老师也要收集素材并展示给大家看(课件展示一些用千米做单位的)。这个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千米有更深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三)体验感受 (教学例2)课标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节内容的例2需要让学生到操场跑或走1千米,让学生实际感受1000米的长度。课前我到学校体育组了解到二年级的孩子如果走1千米大约要20几分钟,如果跑1千米大约要10分钟。如果将这一环节安排在课堂上去体验,会花去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势必会影响其它环节的教学,所以我把这一活动在课前进行了处理。教学时只是让学生反馈活动结果与收获。操场一周是200米,5周就刚好是1千米。例1是让学生想象1千米的长度,例2则给了学生一个具体的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汇报自己跑1千米用了大约10分钟,这一个体验很重要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跑完1千米用的时间较长,还能让学生知道自己跑10分钟的路程大约就是1千米。交流了所用的时间后再让学生谈谈身体的反应,从感觉很累、腿软等现象中感受1千米太长了。第二组同学汇报自己走完1千米大约要用20分钟,从所用的时间特长、步数特多、不易数清这些亲身体验,一方面感受1千米的长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走20分钟的路程大约就是1千米。通过这些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从生理方面感受1千米很长,而且还从用时的多少上再次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的认识,并掌握了估测1千米长度的方法,更好的突破了本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四)单位换算(教学例3)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请同学们自学第23页例3。学生自学完例3。教师同桌相互交流千米和米是怎样换算的汇报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后,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并独立进行大小比较,活用教材,节时高效。学生知道了3km 等于3000m,又有以前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和比较大小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安排自学,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五)巩固应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我设计了让学生在生活中确定1000米长度的活动。小朋友每天在学校上学,对学校周围一定很熟悉,根据自己对千米的认识,以及走1千米、跑1千米的时间来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出发,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有的小朋友正确建立了千米的概念,有的还不够准确,老师也去测量了一下,(课件展示学校到各个方向的1千米图)从学校大门出发,经车站到区门诊、到龙凤桥南桥头、到天奇花园;经和平路口到中山路小学、到体育场、到锦绣江山都是1千米。把这些正确的1千米的实际长度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放学时,结合回家的路线去走一走,再次感受1千米的长度和所需的时间。以上各个环节,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一个又一个活动情景中认识了1千米,建构了千米的长度观念。八、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000米1千米(公里)1000m 1km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明扼要,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