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 教案.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1 感受空气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空气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空气几乎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各种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感官并运用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深入的探究。第1课“感受空气”作为单元起始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空气,用气泡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分类整理,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关于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第27课都是在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和特征。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也可以被压缩,这是对空气存在状态的探究;空气有质量并且很轻,大量的空气聚集在一起可以被称量;热空气会上升,空气会流动形成风,这是对空气属性的探究。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讨论、归纳、总结和提炼了空气的特征和作用,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了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进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通过感官简单地观察空气。若要进一步研究,必须借助工具。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感官并运用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教师将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思维,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从物质角度进行解释,并用量化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围绕概念的发展过程开展教学。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主题探究过程,从多个角度丰富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第1课“感受空气”中的气泡图可以贯穿在每一课中,在教学中逐步补充与修正,直到最后一课形成完整、清晰的图解。2围绕学生的主体探究开展教学。教材的编写以“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板块的形式呈现,重点突出“探索”和“研讨”,活动的安排也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探究,“称空气”“压缩空气”“做热气球”等活动均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主体,引导学生在完成这些活动后对空气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实验的描述需要用理性的语言表达感性的认识,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用空气流动来解释风的成因。教师可以创建一些思维模型或图示,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降低解释的难度。3围绕使实验直观简单开展教学。本单元的实验需要非常关注细节,例如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中的扎孔、打气;称量空气时天平的灵敏度调整;做“热气球”时袋子的选择;风的成因一课中对教具的改进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工作,以确保能呈现出最直观的实验现象。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教师改进的教具要尽可能地简单、实用,在对细节的指导上要多借助微视频。第1课感受空气教材P2224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感受空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2.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2.能用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发现空气的特征。难点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打气筒、水、石块、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大号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教师准备学生实验器材一套、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导入进行打气球活动。用打气筒向气球内打气,指导学生分组体验。2.提问气球里面装的是什么预设空气。3.追问空气有什么特征和作用呢预设空气的特征有摸不着、看不见、无色、无味、没有固定的形状等。空气的作用有供给呼吸、帮助燃烧、给轮胎充气等。4.揭题空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空气。板书感受空气5.引导引导学生绘制气泡图。教学提示在后面的探索活动中将学生的汇报结果记录到气泡图上。【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关于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引出课题。本单元后面的研究内容都是在本课的基础上展开的,绘制气泡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空气更全面、更科学的认知。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做传递游戏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应该选择什么容器来装石块、水和空气呢怎样做,它们才不会从容器中泄露出来预设用自封口塑料袋装空气,塑料杯装水,碗装石块。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做传递游戏,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通过传递游戏,你们发现空气有哪些特征你们是如何知道的学生1我发现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因为我看不见它,也闻不到它的气味。学生2我发现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因为我把它装在不同形状的容器里,它都可以充满整个容器。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4.提问空气和水相比,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空气和石块相比呢预设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和石块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据一定的空间。5.小结空气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无色、无味、透明、形状不固定。【设计意图】在游戏开始前和游戏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空气与水或石块的相同特征。本环节既是对空气特征的总结,也是对观察方法的总结。探索与研讨探索二感受空气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按要求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2.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在“感受空气”的活动中,你们又发现了空气的哪些特征你们是如何知道的学生1我发现空气可以流动,因为鼓起的塑料袋的封口被打开后迅速变扁了,封口处有轻微的风;吹口哨时口哨发出了声音。学生2我发现空气很轻、能压缩,因为我只用很小的力就能把气球掂起来,而且轻轻挤压气球,气球就变形了。主持人空气和一般的物体相比,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学生3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被感受到。学生4它们都占据空间,都有质量。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3.小结空气很轻,会流动,能占空间,能压缩。探索与研讨【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在游戏中了解、验证空气的特征。再次引导学生回到气泡图的归纳整理上,气泡图里整理出来的关键词,是整节课乃至整个单元的探究线索。拓展与小结1.讲解教学提示出示不同类型的物体图片。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例如,冰、石头、沙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空气是气体。2.拓展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还有很多,人们是怎样区分的呢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3.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而且空气在地上无处不在,空气中的氧气能帮助燃烧,动植物呼吸需要空气。我们还发现了空气的一些新的特征,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来验证,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慢慢学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课外科学书籍,激发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同时,通过展示各种类型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类型,让学生能够对三种类型的物体进行区分。板书设计2.1感受空气教学反思通过一年级“认识一袋空气”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水的三态特征也有了较丰富的认识。另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能用气泡图梳理前概念等。由此,在本节课中,首先通过聚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提供了思维工具气泡图,从而调查了学生关于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接着通过“做传递游戏”和“感受空气”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充分感受空气的特征,为本单元后续探究铺好基石。再通过拓展与小结,增进学生对空气的了解和认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