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豆宝宝变魔术(科学)一、 活动背景 最近,幼儿园开始喝豆浆了,但经常有小朋友不爱喝,针对这种现象,我就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二、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 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 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 每人一筐干黄豆,一盆湿黄豆,一杯豆浆、一盆豆制品(用牙签插好的黄山豆腐干和卤汁豆腐干),一块毛巾。 2. 电视机、录象机、豆浆机、电火锅、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锅事先煮好的豆浆,抹布、录音机、磁带。 3. 黄豆宝宝胸饰一只,豆腐、素鸡、百叶、油豆腐、豆腐干实物各一盆。 4. 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 5. 参观菜场上的豆制品。 (三).活动过程 1. 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 师(教师头戴黄豆头饰)小朋友,我是黄豆宝宝,我还把我的好朋友都请来了。今天,大家就来和他们一起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告诉大家。 (2) 师“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3) 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评析在组织幼儿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对黄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幼儿十分感兴趣,有的说,黄豆宝宝是黄色的,有的说我摸上去黄豆宝宝是圆圆的。) 2. 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师我们的本领可大了,会变许多魔术,小朋友每天喝的豆浆也是我们变出来的。 (1) 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师“做豆浆前首先得把我放在水里泡上一天,所以,小朋友昨天也在自然角把我泡一天,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看看、比比,泡过的我和没泡过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你可以把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师“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有的幼儿说“泡过的黄豆大,没泡过的黄豆小。”有的幼儿说“泡过的黄豆的颜色有点淡,没泡过的黄豆的颜色有点深。”有的幼儿说“我摸摸泡过的黄豆是软的,没泡过的黄豆是硬的。”) 师小结 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2) 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教师操作,幼儿一起说“变变变。”) 师倒出豆浆后提问“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师“豆浆是生的,还不能吃,应该怎么” 师煮豆浆。 (评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比较、观察,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了幼儿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其次,运用变魔术的口吻,请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幼儿身临其境,具有极大的兴趣,幼儿恨不得马上吃到“变出来”的豆浆,有的幼儿看到老师做出来的豆浆就说“老师,豆浆能不能吃了呢”还有的幼儿说“什么时候能吃豆浆呀”可见,将幼儿爱吃豆浆的兴致调动起来了。) 3.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录象,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师“我们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能做许多东西呢,现在请小朋友看录象,录象里的东西都是用黄豆宝宝做的,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等会告诉大家。”(看录象) 师“录象里的东西都是黄豆宝宝做成的,今天它们也来了,哪些东西你是吃过的” (幼儿边讲,边指。) 师小结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 (评析通过电化手段--看录象,进一步唤起幼儿的回忆,丰富幼儿的认知,知道黄豆还能做出各种豆制品。) 4.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 师“什么东西这么香” (2) 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3) 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四). 活动延伸 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 三、 活动评价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一点都没有说教的痕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