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3.6《安全用电》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3.6《安全用电》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3.6《安全用电》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3.6《安全用电》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3.6《安全用电》教案(吴老师公开课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安全用电年级九年级版本北师大2011课标版(闫金铎主编)学科物理教学内容分析安全用电是在学习过电路、电路计算、家庭电路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教材中所谈到的对人体的安全电压、触电事故的发生需要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 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是学生“学会生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使他们对于触电等内容已有感性认识,但是知识不系统、不准确、很模糊。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基本能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心理与认知层面对于将物理问题与现实生活统一的本节内容,学生一定充满好奇,甚至渴望动手,但出于安全考虑只能部分实现,因此其他部分要尽量设计的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目标确立及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大纲要求确立以下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安全电压的意义2.学会使用测电笔 3.了解触电的原因和类型,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和演示实验,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养成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养成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分析及确立依据根据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确立以下重难点1.重点了解触电的原因,认识试电笔及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用电安全原则。2.难点通过大量经验事实和模拟实验演示,了解触电的原因。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多媒体直观展示、实验演示、合作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设备、DISLab郎威采集器、微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报警器、12V直流电源、导线、空气开关、试电笔、排插等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视频,一位乘客爬到列车顶上不慎碰到了上面的高压线不幸触电身亡,全身燃烧倒了下来。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所以“安全用电” 非常有必要,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识。板书安全用电观看视频,听老师讲述。利用视频中惨烈的触电伤亡事故,激发学生的安全用电的意识,并感受安全用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此节知识的热情。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新课讲授一、触电刚才视频中我们看到的乘客爬到了列车顶部接触到上面的高压线,发生了触电事故。 是因为乘客成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有电流通过人体。【提出问题】那么有电流经过人体就会造成伤害【亲身体验】我们现场也让一位同学来感受一下。学生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没有电流经过该同学呢如果我想知道是否有电流经过他,需要什么测量工具,可能电流很小,我们实验用的电流表量程又太大了,无法测量。灵敏电流计(相当于电流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回答,最后评价总结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回答电流表学生回答人体是导体,不同人的电阻不同,人体电阻103104,人体皮肤潮湿时电阻在103以下。通过模拟触电事故,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触电产生的原因。利用学生现场亲自体验,现象直观明了,更具有说服力。【实验表明】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增大人体两端的电压越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经过人体的电流会越大。当电流达到一定大小时就会有危险。【展示课件】出示下列资料1毫安左右引起麻的感觉;810毫安人手就很难摆脱带电体;超过30毫安感到剧痛,呼吸困难,生命危险;达到100毫安只要很短的时间使人心跳停止。【结论】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板书】一、触电【提出问题】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习题如果一个人的电阻为1200,经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就有声明危险,此时人体两端电压不得高于多少才对人体是安全的学生阅读资料电压越大越危险;通电时间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等等回答学生计算。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并从中归纳总结的能力。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亲自摸索得出触电时的电流大小,为安全用电做好铺垫。二、触电的形式请学生代表表演模拟家庭电路的以下几种触电情景(危险请勿模仿)场景1站在地面上,一只手触碰火线; 场景2站在绝缘椅子上,一只手触碰火线; 场景3站在绝缘椅子上,一只手触碰火线,一只 手触碰零线; 场景4另外一位同学用手去拉触电者。【过渡问题】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意义吗【高压触电】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回答1.高压触电分为哪两种类型2.什么是高压电弧触电为什么3.什么是跨步电压触电为什么 模拟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实验。播放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视频;用自制的教材模拟跨步电压触电实验器材DISLab郎威采集器、电压传感器、电压12V直流电源代替高压电、水代替大地、导线若干等; 【触电急救】请同学们讨论发现有人触电时你该怎么办呢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吗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急救方法。学生代表表演;全部观看演示,讨论,归纳,得出结论1.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2.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火线和零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学生自学、观看视频和演示实验、讨论回答问题运用模拟实验教学,让学生形象的认识到家庭电路触电的原因和类型,易于学生理解。利用信息技术,使现象直观明了,更具有说服力。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触电急救知识,增加学生生活常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家庭电路检修时,常用到试电笔【试电笔】1.介绍构造2.介绍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3.学生分组实验,强调安全。安全用电原则【组织讨论】我们了解了触电的类型,那么,在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发这些触电事故呢看谁说的多哦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及时评价,并作适当的补充【用电原则】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认为用电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要遵守哪些用电原则呢引导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如下安全用电原则学生分组,体验试电笔检修时,发光与不发光时所检测的导线到底是火线还是零线。学生分组讨论,由每组代表回答。绝缘层损坏的导体 有金属外壳的电器没有接地湿手按开关归纳总结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解试电笔的使用方法,使其印象更加深刻。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生活中用电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用电意识。课 堂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机械运动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板书设计安全用电一、触电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二、触电的形式1.低压触电双线触电;单线触电。2.高压触电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试电笔四、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作业布置1.利用网络资源,查询自然界中有关雷电的知识及防雷措施; 2.课后作业1、2、3. 教学自我评价本节课利用触电事故的视频引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因而本节课利用演示探究实验贯穿整节课堂,从感受微电流经过人体,到模拟家庭电路的双线、单线触电,以及高压中的跨步电压触电,都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突破本节的重难点知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安全用电的各项原则,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针对安全用电进行总结归纳,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到实处也锻炼了学生们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二教学中采用了“交流点拨自主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堂课准备充分,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和生活实践,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觉探究安全用电常识,把思考和学习的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当然,本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我这里设计了用12V的安全电压模拟家庭的路的学生代表表演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及触电的时候的急救,应该立即断开电源。用12V的只能通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来认识,有部分学生不理解,课堂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有些不尽人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