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案(李老师公开课作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第3节 探究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2)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m、V三者之间的关系,会用密度公式进行求密度的计算。(3)知道密度的单位的意义和读法,会进行gcm3和kgm3之间的换算。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中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拓展。【教学重难点】重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难点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实验器材】教师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平一架,砝码1套,量筒,小黑板填写实验记录表格。学生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平一架,砝码1套,量筒,坐标纸一张。【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教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反映物质特性的重要的概念。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将一个有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教师介绍有关于阿基米德帮助国王鉴定皇冠是否纯金的故事),那么阿基米德是如何帮助国王鉴定这个皇冠是否纯金的呢,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就能够找到答案了。首先请同学们看书第32页图2-16,认识到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出示实验所用的一组体积为20cm3体积为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20mL的水一杯及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长方铁块质量g铜块质量g水质量g要求学生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学生实验,教师强调天平的使用规则)引导学生比较,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水,它们的质量不相等。铜块质量最大、铁块较小,水最小。问题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常识,学生会说出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大,教师给予肯定。实验教师出示体积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同时出示画有课本第33页实验记录表格的小黑板,让学生把铜块、铁块和水的体积填入表中,把前面所测的2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填入表格中。接着,教师将天平放在讲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请二位同学上讲台测定1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并将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其他同学分组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同一块铁块或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并要求学生利用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质量g体积g质量/体积g/cm3铁块1铁块2铜块1铜块2水1水2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得到的图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铁块1与铁块2比较铁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为 7.9g/cm3。铜块1与铜块2比较铜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为8.9g/cm3。同理,比较水1和水2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二、密度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每1cm3的铁质量都是7.9g,实验中所用的铜块每1cm3的铜质量都是8.9g,对于铁来说7.9g/cm3这个比值与铁的体积与质量大小没有关系,对于铜来说,只要是同一种铜,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由此可见,对于每种物质来说,这个比值都是一定的。跟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物质有关系,因此它反映了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教师从实验数据还可以看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还反映了单位体积中质量大小,即不同物质质量分布的疏密情况,比值越大,质量分布得越密。因此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规定某种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教师说明cm3、dm3、m3物理学中都叫单位体积。类比速度公式的导出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教师通常用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以写作讨论公式的意义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讨论。1、根据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教师评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某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某种物质来说,这一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与体积无关。所以A、D两选项是错误的。而同种物体在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的情况下,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B正确c错误。教师再讲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并引导学生看书第34页的密度表,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同时让学生观察密度表,让学生讨论,可从密度表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密度表,我们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绝大部分固体比液体的密度大,气体密度最小。2.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会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3.不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相等。三、求物质密度的计算1.例题8.9 103kg/m3等于多少 g/cm30.8g/cm3等于多少kg/m3解1kg103g 1m3106cm38.9103kg/m38.91038.9g/cm3又1g103kg 1cm3106m30.8g/cm30.80.80.8103kg/m32.让学生看书第35页的例题1和例题2,了解密度计算的方法,教师讲解解题的步骤和物理学中计算题的书写格式。(讲解例题1的同时,回忆课前提出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四、课堂小结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密度的公式是,记住水的密度。3.常用的密度单位是 kg/m3,还有g/cm3,1g/cm1000kgm3。五、布置作业1.课文第35页作业第1、2、3、4题。六、板书设计物质的密度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m/V3.单位国际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 1 gcm31103kgm3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动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科学素质。但实验中学生操作不规范,对实验数据不会处理,归纳结论。教研组长签字 - 5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