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乐音》教案(陈老师公开课作品).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乐音》教案(陈老师公开课作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乐音》教案(陈老师公开课作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乐音》教案(陈老师公开课作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乐音》教案(陈老师公开课作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2)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会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重点和难点重点乐音的三个特征难点音色的认识,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已经对声音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的接触比较多,有了很多感性的认识,已经能够对乐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乐音的三个特征还是不能区分开,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更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先请大家来欣赏由同学演奏的一段音乐大家觉得这段音乐好听吗学生好听老师我们把听起来悦耳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叫做乐音。一、 提出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播放音乐青藏高原和你的眼神,让学生体验音调的高低不同,提出问题,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探究活动研究音调(1)得出结论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2)学生看书找到影响音调的其它因素音调的高低跟发声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3)老师介绍正常人的耳朵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学生观看小资料,解决实际问题。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演示实验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观察小纸屑的振动幅度。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纸屑的振动幅度找到振动幅度和响度的关系。(1)得出结论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解释振幅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学生活动让一位学生跟前面的学生小声说话,同时让教师最后面的同学认真听说了些什么前面的同学能听到说了什么,但是后面的同学听不到,从而得出结论(4)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音色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 (也叫音质或音品)学生活动找一位学生弹吉他、一位同学吹口琴,老师敲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分别是那些声音,从而引出音色是辨别发声体的依据。并得到结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决定的。播放两段音乐学生辨别是哪个歌手唱的歌,加深学生对音色的认识。4、声音的波形讲解如何运用声音的波形辨别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和不用声音的音色。(1)判断音调高低要观察相同时间内波峰或者波谷的数目频率高低波峰(波谷)数(2)判断响度大小要观察振幅大小--波峰(波谷)高低(3)不同音色的波形不同二、小结定义决定因素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三、练习与活动1、演示水琴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敲击不同杯子发出的音调不同。2、学生做拨动梳子的实验,体会音调与频率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四、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习题。2、完成学案内容。3、体会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